却逃不了。北翟人火烧郑侯庙之后,姿态猖獗狂妄,将郑侯贬得一无是处,说他是奸计百出的小人……” “他们放屁!”赵祈怒骂,“郑叔父顶天立地,流芳百世!他决胜千里的时候,这些鳖孙还不知在哪里!……” 他絮絮叨叨地骂个不停,厅中的小辈们噤若寒蝉。 赵攸瀚不着痕迹地对父亲摇了摇头,赵毅不解。到赵祈骂得累了,也气得吃不下饭之后,才与金氏慢悠悠回了安鹤堂。 赵攸瀚这才对赵毅道:“父亲,祖父最痛心的不是大周边境节节败退,而是城破。城,是被祖父视为第二个故乡的地方,只怕襄京城在他心中的地位都比不上它。若再叫他得知城中留下的百姓被那样残忍的方式屠杀殆尽,你叫祖父怎么受得了?” 余下的百姓是被抓到郑侯庙中一起活活烧死的,庙中装不下的也是赶做一堆烧死。这么残忍的屠杀,并不会详细描述在邸报上。因为在襄京城中广而告之这个没用,反而引起不安的可能性更大。若是在满是热血男儿的军中,才会引起更大的反抗意识。 所以赵祈至今只知全城百姓逃的逃,死的死,却还不知那些死去的人,在临死前遭遇了什么样的痛苦。 赵毅皱眉,瞪了儿子一眼道:“你以为我不晓得这点吗?我本就没打算提这件事!”虽然说话的效果确实不如儿子那话好。叫赵祈的重点转移到郑侯庙被毁一事上,只会叫从小视郑叡为神祇的赵祈心痛得没多少精力分散在他不认识的百姓上。 赵攸瀚摸摸鼻子,默默无语。 赵毅又问:“陛下打算何时对外公布御驾亲征的决定?” 赵攸瀚道:“明日大朝。” 赵毅呼了口气,哑声道:“也好,这道旨意一出,必是对边关将士的士气大有助益!”他幽幽望了大兴宫方向一眼,又叹道:“幸亏陛下登极快三十年了。” ———————— 赵毅会感叹承元帝做皇帝的时间,不是没有道理。 翌日朝堂上,待冯立人朗声诵读了承元帝御驾亲征的旨意,除前晚之前已明确被承元帝明示过的臣子,大朝会上的众臣一片哗然。 接二连三的官员跪请承元帝收回成命。他们请命倒不为其他,只是担忧承元帝的人身安危。现下太子未立,一旦皇帝出事,大周朝必将陷入混乱,甚至有可能万劫不复。 一切的反对却都被承元帝的决心打了回来。 “朕为天下之主,百姓之父。岂可坐视百姓战乱之苦不理!边关军心不稳,朕坐镇后方既可稳定军心,又示朕体恤黎民百姓之意。何可不为?” 他面色淡淡,却不怒自威,眼中是傲视天地的强势。 请命的臣子们听承元帝只是坐镇后方,并非被冲昏了头脑要亲上战场,又见前排的众位宰相和陆崇等人一言不发,便知这事再无转圜的余地,又是几番谏言之后便顺势退了下来。 这也是承元帝做了三十年的皇帝后带来的影响之一。他威信日重,在朝上说一不二的强势气魄早已练就。 随后,承元帝陆陆续续下了多道圣旨。大军出征之后,命宋首相总理政务。大周军分西、中、东三路大军。陆崇被封为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加封正一品太尉之衔,统帅中路大军。东、西两路大军也另有众位贤能之人坐镇。 叫人最为耐人寻味的,却是承元帝对众位皇子的安排。 按说,这种皇帝离京的时候,常理是需要指定一名皇子监国的,大多为太子,像承元朝太子已逝,那么监国的皇子必是承元帝心中属意的下一任帝王无疑。 偏偏,承元帝并未按着这常理来,他在颁布御驾亲征的旨意后的第三日,对众皇子做出了安排——皇二子韶亓萱与皇三子韶亓茽、皇四子韶亓芃与皇五子韶亓荇这样分为两组,轮流代皇父主持政事堂,与众位宰相一起共商大事,若有不决则快马送往前线递承元帝亲揽。每一组轮流两个月,不当值的皇子则前往前线督战。而剩下的两个——韶亓箫和韶亓荿,一路在中路大军随扈历练。 ———————— 赵敏禾听到这道旨意时,只觉得目瞪口呆。皇帝要不偏不倚,也不用一碗水端平成这样吧?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