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儿和吴宽分享自己的“秃头山”评价。 吴宽听后乐不可支。 确实有那么一点秃。 哪怕是自己先搞的拉踩,吴宽还是尽量找补了两句:“气候水土不同,山自然也不同,秃一点也有种古朴自然的美。” 文哥儿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也非常欣赏秃头山。 咱不能歧视秃秃! 秃秃已经很可怜! 人生自古谁无秃,无非是早秃或晚秃罢了! 吴宽:“…………” 一路舟车劳顿,总算于二月下旬抵达了吴家祖宅东庄。 这是一处很有名的宅院,主要在于吴宽时常邀沈周过去作画,画好还带去京师给李东阳他们写诗文吟诵,一来二去大家都知道他们家这处风景雅致的庄园。 据传沈周的《东庄图册》就是吴宽在为父亲守制后期邀他来画的。 文哥儿还没住过这么大的庄子,看什么都很新鲜。 只不过吴家刚办了丧事,他倒是不好表现得太开心,一路都像个小大人那样跟在吴宽身边认人,瞧着很有当人学生的模样。 得知文哥儿亲爹也是个状元,且兄长已经选上庶吉士,众人对他自是都欣赏有加,还有人表示自己手头有一本《饮食诗话》和《成语词典》,回头得拿来给他题个字留作纪念。 文哥儿感觉自己颇受欢迎,便开开心心地在东庄吃了来到苏州的第一顿饭。 既然是守制,自然不能大鱼大肉,吴宽知道文哥儿从小爱吃好吃的,便道:“等徵明他们过来了,让他们带你出去吃好的。” 文哥儿道:“我很好养的,吃什么都行!” 吴宽想想文哥儿一路吃好睡好,倒也认同他说的“很好养”。他说道:“你远道而来,休息好了总要出去玩玩。” 文哥儿自是不会拒绝。 傍晚文林就带着文徵明来了。 文林是个很儒雅的中年文士,目前正因病归乡休养。 他听闻吴宽归家,第一时间便带着文徵明过来拜访。 一来是要宽慰一下吴宽,二来则是想让文徵明随着吴宽学习。 抵达苏州第一天就来了个他乡遇故知,文哥儿只是开心地跑过去和文徵明打招呼,顺便问候文林这个生面孔前辈。 文林笑着说道:“我听徵明他们提起过你。” 两边坐下聊了会,吴宽就收下了文徵明这个学生,答应让文徵明在东庄住下学写文章,算是跟文哥儿做个伴。 一个学生也是教,两个学生也是教,没什么所谓! 文哥儿发现时人拜师其实挺随意的,随随便便就能成为师生。 不单是他轻松拜师! 见到认识的人,文哥儿话就更多了,好奇地跟文徵明打探:张灵回来了没?唐寅他们现在在哪?唐寅也在孝期,他们方便去拜访唐寅不?去苏州城里远不远?去南京远不远?去松江远不远?钱福在松江那边,不知过着怎么样的逍遥日子! 这问题多得做什么事都慢腾腾的文徵明根本没法答。 还是理了理思路才给他一一解惑,说是去苏州城不算特别远的,坐船或者乘车都非常方便;去南京和松江也不算远,算下来不过是一两百里的路途而已,只不过去别人家拜访得先打个招呼,不然跑过去后扑了个空岂不是不美? 听文徵明这么一说,文哥儿觉得很对,二话不说就取了纸笔提笔给钱福写信。 等到信写好了,他才发现自己在这边没有相熟的人,不知该找谁送信。 文徵明听了他的苦恼,笑着说道:“要把信送去京师不太容易,要在江南一带送信还是很简单的,各地都有人能帮忙带信。” 江南文风极盛,南直隶和浙江可都是科举竞争极其激烈的地区。 这样的科举实绩绝对不是凭空出现的,平日里江南一带的读书人便爱相互唱和,即便有些人离得远了也会书信往来。 加之这边水网密布,书信能借着四通八达的水路送到各地,只需要花点小钱便能把信送去! 即便松江那边文风不如苏州鼎盛,想给钱福这么个状元郎送信还是很方便的。 文哥儿听说江浙这边这么方便,登时准备给家中叔伯也写封信回去。难得南下一趟,他说不准还能回老家看看呢! 岂有八岁都没回过老家的道理! 文徵明道:“说起来你可以问问家中叔伯浙江巡考如今进行到哪儿了,说不准还能参加今年的岁试。你自三岁起便入翰林院读书,如今必然是有资格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