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濬听了杨廷和的话,面上的表情却没有多少变化。 事实上他在许多人面前他都是这张终年不变的严肃脸,很多人都看不出他心里的想法。 丘濬还在内阁的时候也催过几次,都被徐溥他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拦下来的。 江浙一带的人大多沆瀣一气,哪怕徐溥这个中正平和、从不犯错的首辅也一样。 想要改革海贸的话,浙江、福建、广东这三个地方的阻力估计最大。 毕竟他们本来就拥有大明仅有的三个市舶司,经过这百来年的发展,不知已经因为市舶司的存在结成了多少利益关系。 要是真的要规范起来了,不仅明面上的好处没了,暗处的好处兴许也要受影响! 所以这事儿才会拖到丘濬致仕还没提上日程。 太子愿意出面当然是好事。 可是太子到底还小,哪怕已经出阁读书也改变不了他还是个孩子的事实。 他一个小娃娃,有多少人会听他的话? 恐怕东宫这奏本一递上去,只会让不少人会认为是有人在背后怂恿。 丘濬当初直接上书就是抱着自己都这把年纪了,甭管皇帝愿不愿意听他都先把建议提了再说。 再差的结果也不过是致仕不是吗? 他可没什么好顾忌的。 得罪人又怎么样?反正满朝也没几个他没得罪过的人。 以一己之力孤立满朝文武,说的就是他丘琼山了! 现在太子因为文哥儿的来信而生出写奏章支持加强外贸的想法来,丘濬却不免有些担心了。 他这把老骨头都快入土了,自然无所顾忌。可文哥儿才十岁啊,要是他因为这件事而卷入朝中的利益纷争之中,以后的路还怎么走? 丘濬皱了老久的眉头,最后只能叹了口气。 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若是当真担心的话,一开始就不该让他去西北搞什么考察。现在人都已经过去了,再操心这些有什么用? “是桩好事。” 丘濬说道。 杨廷和跟王华对视一眼,都看见了彼此眼底的疑惑—— 既然是好事,怎地丘濬看起来不怎么高兴? 两人和丘濬就着规范并加强外贸的事讨论了一番,等到离开丘家才讨论起丘濬不太对劲的反应来。 最后杨廷和认为丘濬应该是担心文哥儿年纪太小,经不起太大的风雨。 能拿到朝中来议论的事从来都没有小事,一桩桩一件件都牵涉到无数的利益纠葛,哪怕是他们这些已经入朝许多年的人都不敢随意提出更易,何况文哥儿才这么小? 杨廷和跟王华感慨道:“丘学士是真的把你儿子当自家晚辈来爱护啊。” 要是换成别人,谁要是畏手畏脚不敢开腔,丘濬说不准都要嘲讽几句的。现在换成文哥儿要去蹚浑水,脚都还没沾上泥呢,丘濬就已经操心上了。 还说不是当自家晚辈了吗? 说不住连他自家晚辈都没这个待遇! 王华:“…………” 又来了,又来了,那种“我儿子不仅仅是我儿子”的感觉又来了。 唉,你们难道没有自己的儿子吗?为什么都要来把我儿子当自家崽养! 谢迁在文哥儿才满周岁时就收徒也就罢了,好歹大家算是同窗兼同乡,又占了师徒的名头,多教导一下也没什么。 可丘濬一开始明明连他这个当爹的都不熟悉啊! 对于这种自己还没怎么花心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