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此女貌美,但我王不喜。我王只喜郑姬,不似郑王。” 郑王愣了一下,叹道:“郑姬是孤的血肉所化,如何能不爱?如果不是珍爱,又怎么会送于鲁王?” 丁强:“既爱,一城也不舍?” 这不必郑王答,底下的大臣就开口了:“郑国乃上帝所赐!怎能赐于外姓女?贵使休要再提!” 丁强道:“我何时说要郑王割城了?你不要污蔑我!” 郑王:“……” 刚才说话的大臣:“……” 这人太不要脸了!自己说的话,转头就不认! 丁强施施然开口:“我王要的是与一城等重之物。” 鲁王曾有一题,出了以后,名动天下。远在郑国的郑人也听说过。 丁强改口后,还真有人当殿就思考起来,倒是不认为丁强在说谎。 因为提出一座城当一个公主的陪嫁,这个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大多数人都不会当真。 换成是一道鲁王故意难为郑王的题目呢?好像就很正常了。 但什么东西是等重的呢?又怎么能跟一座城等重呢?要怎么计算呢? 丁强说完后,就功成身退了。而且都不等郑王再给回音的,出了逍遥台就回鲁国了。 他这一走,这题,郑王就非答出来不可了! 答案倒是很简单。因为赵荟在殿后就告诉郑王了,“是粮食。” 人不可一日不食。 除粮食外,一座城中不会有别的东西更能代表“等重”这个概念。不然,换成金银?有的百姓家中根本没有金银;布匹?穷人也有根本穿不起衣服的? 人人都有,人人必需之物。取走此物做为象征,就是与城等重了。 “鲁王要的,是大王奉上一座城每个人的食粮。”赵荟道。也就是能养活一座城百姓的粮食。 这是最符合鲁王心中答案的答案。除此之外,提出的任何一个答案,鲁王都不会接受。 说完之后,赵荟都难免感叹。如此索粮,真称得上是聪慧了。 欲扬先抑。那个使节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引出后面这一句。让前面所有看不起他的人,如今都要对他改观了。 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猜。今日之后,殿上所有的人都能猜得出来,鲁王想要的是什么。 然后呢? 郑王难道还能小气的不给吗? 他不给,只会被人认为:郑王没有猜出来。 那就丢脸了。 猜出来了,还能不给?乔小君的事,确实是郑国不对嘛。 郑王要是故意耍赖,那天下人会怎么看他? 考虑到郑王的性格,赵荟就知道,郑王非给不可了。 如果这也是鲁王算到的话…… 那他是怎么知道郑王的性格脾气的? 赵荟想不通。但比这更让他难受的,反而是姜氏…… 姜氏这一辈的子孙,倒有当年先王之风啊。 为何,不叫他早十年出现呢…… 第355章 这个使节和那个使节 丁强不敢耽搁时间,生怕被回过味来的郑王留住, 他从逍遥台出来后就直接出城了, 弃车骑马,与从人连夜赶路, 赶到晋江上后用重金雇了一条船, 沿江而下。 郑王晚了一步, 到了下午才派人去找丁强,等发现没人后, 又请人来商量,如此这般,等到第二天才派人去追。又担心过于强硬会显得在欺负鲁国使节, 没有派重兵快马,而是前头派人送信去前方的城池拦人,后面跟着一辆车里是去说和的大臣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