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发动了,战果如何尚不知晓。 但远征除了军队本身的战力,打的本就是后勤。 好在看起来,大家对于此战结果都是看好的。连一贯精打细算的杨慎,如今也再不添堵,仿佛只希望这征倭大战早日顺顺利利结束,因此还提前安排着将来怎么治倭。 这个课题,与朝鲜不同。 援朝官员,大明还会给俸,也计考成。 而要去东瀛的话,将来就算是迁居了。 大明愿意去东瀛的人,会比愿意去朝鲜的少得多。 那么大一个海外孤国,将来哪怕朝堂上也势必是以本地人为主。 其中需要的治理智慧极高,朱厚熜一直没有停止对朱载墀的教导。 “东瀛国土远大过朝鲜,但连年战乱,如今人口却大约多不了多少。虽说地狭多山,毕竟疆域辽阔,只是过去交通不便,治理不力……” 与中国几千年打下的基础不同,东瀛如今的发展状况实则连朝鲜都不如。 由于多山,中古时期本就小国林立,发展缺乏规划。 后来虽有所谓天皇“一统天下”,但实则在治理能力方面也差了中国的大一统王朝不少。再加上很快又进入幕府时代,“摄政”的幕府大将军也是通过缝合地方诸侯实现表面上的“一统”,各地大多自治。 这种情况下,权贵大多是那些家,依附于他们的家臣和武士居中,再底下就是农民、渔民、工匠、商贩和贱民了。 “如今大明百姓虽然仍旧比不得官绅富户显贵,但也比那东瀛百姓强多了。你去了东瀛,需要打破的是那里千年来都是那么些门阀高高在上的局面。能破了这个局,百姓就会衷心拥戴你……” 朱厚熜自然很清楚那里哪怕几百年后,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门阀仍旧把持着核心权力和财富。 从这一点来说,大明将给东瀛普通贫民带去的,绝对是更好的未来。 去东瀛,对那里如今的整个权贵阶层来说绝对要有强力压制,创造更多阶层上升通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将来的本土势力反扑。 为此,需要朱载墀和将来的群臣不能只求过渡稳,就保留太多如今在那里已有的权贵、制度。 “相信大明制度上的先进,别怕百姓开民智。”朱厚熜谆谆教诲,“万不可在东瀛仍旧是世家袭替,一定要兴文教、开科举、选官于民间。过渡期间,缺人用也要不拘小节,不能妥协之下就只从世家里选任。爹会在大明多加宣扬,让尽可能多的人家觉得去开枝散叶也不错。” “还有他们那里信的教……” 夏言、唐顺之、严春生都被朱厚熜派去了,他认为只要没什么大意外,那么教导老四的时间恐怕不会太长。 朱厚熜所说的多加宣扬,此刻实则也已经开始。 对象是大明内部业已更加庞大的商人家庭。 余承业已经通过皇明资产局下诸企业的网络向外围不知多少合作商行给出了明确消息:对马岛将设成东洋都护府,照样将是海贸大城。而东瀛那边,将来据一国物力,与大明边贸的牌照资格,就是迁居东瀛。 这么些年,随着科举和官制的改动,商人家庭所培养的下一代也初具成果了。 随着在东瀛对于权贵阶层是实质上的“推平”,彻底推翻他们千余年来稳固的地位,东瀛不知有多少跻身上层的机会。去那里做官,去那里经商,去那里安家立业,去了就是人上人。 去不去? 商人终归是更加愿意冒险一些,不管是举家迁徙还是开枝散叶过去,如今大明正在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