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王冠

第132章


“谁给解缙当副手?”

    黄昏理所当然的说:“非道衍莫属。”

    这老和尚现在不太关心朝政,除非重大事情朱棣找他,他才会出谋划策——老和尚的梦想就是造反,现在已经达成,人生失去了目标。

    所以老和尚现在更多的是弘扬佛法。

    但千万别小看老和尚的才学。

    明初第一学者宋濂对老和尚的赞溢极高,且老和尚何等身份,自靖难后就只给朱棣当过副手,让他去押阵,解缙应该明白他领了个什么样的任务。

    朱棣略有犹豫,“道衍会同意么。”

    黄昏笑而不语。

    这就是你的事情了,你都喊不到老和尚的话,这天下就没人喊得动。

    朱棣见状,“行,我去。”

    又道:“关于人手方面,仅靠翰林院和国子监,怕是捉襟见肘。”

    黄昏叹气,“陛下,这样一本书,你竟然还想着只靠翰林院和国子监?那得几十年才能修撰出来?这件事需要举国之力啊!”

    朱棣略有犹豫。

    黄昏趁火打热,“陛下且莫顾忌太多,倾国之力编修一本全书,这是何等的盛事,但参与者皆感无以荣焉,这可是他们青史留名的机会,是给子孙后人的财富,所以此事,必得动全国之读书人。”

    编修全书,最庞大的一股人力,是抄书的人。

    既然是抄书,总得找字好的人来写,在封建时代,你字写得不好,说出来都不好见人,何况还是流传后世的书。

    封建时代读书人多,但按照比列来说,不多。

    字写得好的又要少一些。

    所以必须倾国之力。

    况且黄昏还有私心:他要弄一本《新华字典》出来,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吴与弼倒是已经将二十六个拼音字母倒背如流了,但《新华字典》可不仅仅是拼音,还有字的归类、释义。

    说白了,就是编撰一本另类的《集韵》、《广韵》。

    所以也需要人。

    朱棣沉吟良久,“那就动员全国的读书人?”

    黄昏斩钉截铁,“必须动员。”

    数千人的编修团队,你不动员全国,就靠国子监和翰林院,这明显是凑不够的。

    朱棣弱弱的问道:“大概要多少人?”

    黄昏沉思了一阵,“若是只要一千人,大概要近二十年的时间,若是两千人,则在十年左右,若想在五六年内编修出来,至少需要三千人。”

    至少三千人?!

    朱棣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还是低估了这本全书需要的人才数量。

    倒是没注意到,黄昏怎么会有如此精确的数据。

    这个数据当下绝对不可能得出来。

m.xiApe.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大明王冠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