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注意各大城门,周边的安防亦要警醒。” 王顺领命而去。 朱棣端起郑和给他倒满的酒,举杯犹豫再三,还是对黄昏道:“朕欠你的,以后还你。” 说完一饮而尽。 黄昏只好端起酒杯,“为家国大事,微臣的这点牺牲算不得什么。” 心里其实分外郁闷。 这是老子的大喜之日啊,结果朱棣为了引梅殷出手,先是对朱文圭、朱允熥几个人下手,逼迫梅殷垂死一击,又借老子的婚礼跑出来,故意给梅殷制造机会。 不得不承认,朱棣这货很钢铁直男。 这一次的行动,朱棣有十成胜算吗? 没有! 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出了紫禁城。 这件事做得很永乐。 是男人,就要用男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简单,直接,粗暴。 而且有用。 所以黄昏不反对,因为他觉得,既然永乐是这样的永乐,他永乐都敢用命来豪赌一场,那我黄昏又何必斤斤计较一场婚礼。 没准百十年后的史书中,这场婚礼还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 …… 朝阳初升之时,旌旗飘飘,刀戈林立。 无人出声。 寂静之中,数千人的军阵散发出铁血而森严的味道,宛若一头沉睡的饿狼自半夜醒来,等待着明月破开乌云的那一刹那,对月而啸。 梅殷浑身披甲,手牵战马。 在他身畔,是京营五卫其中三卫的最高将领,在靖难和靖难之后的立场,都很含糊,靖难之前,支持建文,靖难之后,亦对朱棣表忠心。 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那边的档案早就被人调换了,调换的内容,恰好是这三人早些年的经历——皆和梅殷在太祖、建文帝两朝任职时有关。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不仅京畿的京营中有,地方卫所中也有。 甚至于连天子亲卫中也有。 梅殷这些年经营的脉络之深,远超世人想象。 所以朱棣登基之后一直想动梅殷,然而又不敢动,原因就在于此。 没有确凿的证据而弄死梅殷,不仅会引起朝局动荡,传到民间也会失去军心、民心。 所以才有今日之事。 今日梅殷一旦动手,朱棣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说梅殷原来你要造我老朱家的反啊,那我只好杀你了。 世人一听,原来梅殷是造反被杀,那就算梅殷的旧部想复仇,也师出无名。 打仗,师出有名很重要。 梅殷站在马畔,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地平线,看不见应天城。 但梅殷已望见京畿。 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