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三人千算万算,不断的复盘和预计,都觉得黄昏不可能找到借口破解这个必死之局,最多就是卖惨,用以往的功劳换一个免死。 却没想到陈天平和裴伯的事情。 这事连纪纲都不知道。 顺天府的锦衣卫,有陛下坐镇,纪纲鞭长莫及。 现在好了。 黄昏说这事是陛下的口谕,你让朱高燧怎么办,直接说你黄昏是假传口谕,然后拖出去一刀砍了,万一是真有这么一道口谕呢,到时候陛下回到应天,说老三你能耐了啊,连我的人都敢砍? 朱高燧这辈子就完了。 朱高煦倒是希望朱高燧这么做。 但朱高燧不傻。 所以这事目前只有一个办法了:等陛下回来,证实是否有这一封口谕。 这件事就变成了陛下想不想杀黄昏。 如果不想杀,陛下说一句有口谕的事情,口谕口谕,就是嘴巴说出来的话,而黄昏说传达口谕的那位锦衣卫已经死在了安南,没有了最确凿的证据,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谁敢质疑陛下不成。 如果想杀,那么陛下说一句没有口谕,那么黄昏就很难再翻身了。 朱高燧只好窝心宣布。 说虽然父皇有口谕于你,但此事还需验证,黄指挥等人近期还是不要离京的好,等我去一封章折,请示父皇之后,此事再做定夺。 能不窝心么? 出了口谕这个事情,黄昏等人不仅暂时没有被处斩的危险,甚至也不能继续关在诏狱了,只能先放他回去。 朱高煦和纪纲两人徒呼奈何。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黄昏、徐辉祖、黄观和高贤宁等人离去,使团其他人,也尽数当庭释放,全部勒令不得出京,甚至不得出府。 一桩原本杀机盎然的大事,就这么云淡风轻的暂时过去。 主持朱高炽的文臣们一看,机会啊。 得赶紧把朱高燧兄弟拖住,让黄昏和徐辉祖有更多的时间想接下来如何破局之事,于是在大朝会上,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提了出来,请朱高燧决断。 原本半晌午就要结束的大朝会,眼看着要往正午时分去了。 黄昏四人出了奉天殿,一路出皇城。 黄观忧心忡忡,“昏儿,你这一着又是一步险棋,不论这事最终结果如何,你的小命都被陛下攥在手心了,生死皆在他一念之间。” 黄昏不甚在意,“大明天下,谁的生死不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 高贤宁哈哈一笑,“此言甚是,不论怎么说,这是当下最好的对策,尽管以后黄昏会在陛下心中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从而导致仕途前程受到影响,不过有能力者,岂会被这些道畔树枝羁绊住。”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