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第二日,吴法正又随九叔去了吴家在天津的第二处产业:大车店。 义鑫隆是靠商队起家的,所以在关键的交通枢纽开设大车店,就成了很有必要的一步棋。 吴法正来大车店的时候,正巧,自家商队也从张家口赶到了天津。这队人规模不大,除了运来一批骡马之外,再就是一批皮货。 现在,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了:新来的商队和一部分骡马会在大车店修整,待到货物备齐后,就地组建大商队,将商货运回山西。 看着马栏里的牲畜争先恐后舔舐着一块挂起来的方型盐砖,吴法正不由得又犯起了老毛病,推演起了曹氏大规模贩卖私盐与明廷崩溃之间的关系。 下一刻,狠狠刹住自家思绪的吴少爷,扭头问道:“余货何日能备齐?” “大约还得一二十日吧。” 吴九掐指算了算,肯定地答道:“照往日行情,这段时日,会再到埠一个船队……那时候,货源就好找了。” 第679节 北归(四) 1635年,11月初5。 北风萧瑟,万物凋零。随着后半夜一场怪异的冰雨 冰雹,寒潮一夜间席卷了环渤海湾地带。 寒潮不是闹着玩的,它可以令大地封冻,海水结冰。天津城里的土著们一早起来,从口中呼出白气的那一刻,立刻感受到了冬季的残酷。 老一辈人的记忆中,眼下的节气没有这等雨雪的。 可老天爷不开眼。近些年,似这种提前上冻的鬼天气,在大明朝地界,已然是常见之祸了。 寒潮来临是大事,尤其是如今的天津城,对于提前到来的低温,极其敏感。 然而坏消息的确认,总是来得那么及时,那么准确。 堪堪在黎明时分,从下游海河口奔行几十里而来的信使们,沿着河码头,沿着城主主街,大声给土著确认了最重要的消息:昨夜洋面封冻了。 听到这一条附带着刺骨寒意的消息后,很多人的脸色瞬间挂上了寒霜。 确切地说,是全城土著的脸色都挂上了寒霜:坏了,入冬前的最后一个大船队进不来了。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天津原本也算得上是大明的商贸重镇之一。然而这几年下来,随着一个又一个远洋船队到埠,天津赫然已经成为了北中国最重要的货运集散地和新兴工业城市。 滚滚而来的工业品,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类新工坊、新产业、新基建,令阖城老少都过上了好日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如今的天津城内外,没有一个土著是完全和曹氏产业脱离的。任何人,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吃着曹大帅的饭,捧着曹大师的锅。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