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坐镇,又让人重新看到希望。 听到马光年来到华城基地,霍翊深不由想起中医院科研院的日子,“李教授怎么样?” 姜宁心有遗憾,“李教授年纪太大,去到军方基地就生病了,没有熬过来。” 李教授是中医界的泰山北斗,想到他研发的抗雾霾病毒的药方,不知救活了多少幸存者,在天灾中陨落实在可惜。 如果他还在,必能大大加快中医药系统的恢复。 得知姜宁决定去医院上班,霍翊深感到很高兴。 没有人知道,天灾到底有没有结束,但生活总归要继续。 有份工作,能让人踏实下来。 “挺好,以后我们一块上下班。” 姜宁唏嘘,说好一辈子不上班,结果还是上班了。 睡惯懒觉,真的起不来。 软瘫瘫的姜宁被霍翊深从床上拉起来,挤好牙膏塞到她手里,“第一天上班,不能迟到。” 她这才清醒过来,打仗似的忙碌起来。 紧赶慢赶上渡轮,困得倒在霍翊深肩膀上睡着。 到了a区,时间还算充裕,霍翊深将她送到医院门口,“下班我来接你。” 医院有两个院长,一个主管行政,一个管学术的。 姜宁挂在马光年名下,缘分兜兜转转真是奇妙,仿佛又回到了粤城中医药科研院的日子。 马光年昨天忙到深夜,将医院的情况摸了个透,给姜宁下达任务。 他这辈子都在钻研中医,对西医一知半解,姜宁跟过老胡一段时间,不敢说独挑大梁,简单的外科应急处理是没问题的。 基地建设如火如荼,陆续有外伤的送过来,光靠中医是治不了的。 最好的办法是中西医结合,尽可能救治伤患。 姜宁昨天看过药品库存清单,急救的手术器械以及药品不算多,但能撑个一年半载。 于是,师徒俩明确分工,马光年主管中医,姜宁是普外科的负责人。 除了接诊日常病人外,两人主要的钻研方向是中西医结合的救治跟医疗。 只是姜宁没想到病人来得那么快,不过上午十点多而已,紧急送来一个受伤的工人。 腿部被豁开道口子,血流的特别多。 身体本来就差,这时已经脸色苍白。 没有条件输血,只能尽快止血缝合,省得失血过多有生命危险。 病人被推进手术室,姜宁跟马光年匆匆赶到。 马光年使用穴位按摩及针灸,让伤口减少出血。 姜宁给伤口清洗消毒,局部麻醉后止血缝合。 半个小时后,手术成功完成,接下来的治疗,尽可能从中医想办法。 姜宁跟马光年相视而笑,神情有些凝重,却又透着丝希望。 什么都缺,一切得从头开始探索。 傍晚,霍翊深过来接姜宁下班。 刚接手要忙的事很多,姜宁到八点才搁下手头的事。 怕晚上不安全,姜宁特意喊马光年一块下班,这才知道医院有宿舍。 下一班渡轮要等很久,两人干脆划橡皮艇回来。 回来九点多,豆豆跟狗子还没回。 单独留在家,狗子把不开心写在脸上,姜宁哄了很久才好。 万事开头难,外科药品不够,治疗效果不好,姜宁要花大量的时间跟马光年讨论方案,扩充中药品种及提升质量等。 她在医院要了间宿舍,方便中午吃饭休息。 霍翊深不忙时会过来,陪她吃饭或等下班。 忙归忙,倒也挺充实。 花了一个月,条件依旧艰难,但慢慢步入正轨,在姜宁跟马光年的数次配合下,中西医组合愈发娴熟。 这头刚松口气,又来了新的任务——想办法救治f区的幸存者。 住f区的都是些什么人? 是精神病跟身体病变的结合体。 住在那里的,不管是天灾还是时势所迫,总之没有善类。 姜宁想都没想拒绝了,谁知马光年却打算着手。 “马老师,那边天天都有借病发狂的,已经伤了不少管理者。 您现在可是基地的希望,真要出了好歹就是得不偿失。”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