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又忘记了,朱襄又得从头说。 如果许明和相和在,他可以先教会许明和相和带来的人,这些擅长和农人打交道的人,再分头去教导农人。 朱襄把主意打到了带来的学宫弟子身上,但那些学宫弟子大多是学儒学法,少许学黄老或者老庄出身,都是士人。他担心那些学宫弟子不乐意下田种地,和农人打交道。 比起和自己种地,士人学子应该更喜欢去帮李冰和李牧。 朱襄没想到,他都放弃了让学宫弟子帮忙,学宫弟子自己推举了代表,请求前来帮朱襄的忙。 朱襄感动极了。居然主动要求下乡学种地,这些人都是好孩子啊! 嬴小政见自家舅父说那些比舅父年纪还大的学宫弟子们是“好孩子”,努了努嘴,背着手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 舅父不会头发白了,心也苍老了? 舅父的头发什么时候转黑啊,他都快忘记黑头发的舅父是什么模样了。 朱襄多了一些助手。 让他意外的是,这些助手居然大多种过地。 “这个世道如此乱,小贵族今日做官,明日可能就要回家务农。荀子当年家中还是中行氏的时候,也是晋国大贵族之一。三家分晋时,中行氏被迫逃离,这才改姓荀氏,在家务农,几如平民。中行氏都如此,何况其他家族?”一位学子道。 中行氏原本是晋国六卿之一,与赵氏争权失败后改回荀氏逼祸,三家分晋后沦为赵国普通士人。 朱襄好奇:“你对荀子家中了解很深,你是儒家弟子?” 那位学子道:“不,我法家的。我了解荀子,是因为我想辩论过儒学大家荀子,为法家争口气。” 朱襄:“……”这意思是“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朱襄觉得这学子太好高骛远了。 朱襄道:“你学法家,拜荀子为师也不错。说不定以后法家巨头都是荀子教出来的学生。” 那位学子疑惑不已,不知道为何朱襄公会这么说。 朱襄神秘兮兮地笑了笑:“听我的就是了。” 学子道:“荀子是学宫祭酒,我已经是他弟子。” 他在心里道,但是他想拜朱襄公为师啊。 他们都自称朱襄公的弟子,但朱襄公还未收过一个徒弟。 一只嬴小政背着手路过,对田地里的学子们指指点点。 那个学子默然无语。 好吧,朱襄公有一个弟子,那就是朱襄公的外甥公子政。 谁都知道,朱襄公这个外甥不仅颇受如今老秦王喜爱,太子柱和太子柱看好的继承人公子子楚也非常喜欢公子政,所以公子政只要不夭折,极可能也成为秦王。 或许朱襄公不收弟子,也有此顾忌吧。 秦王怎么能有师兄弟呢? 不过他们现在虽然没有公开拜师,朱襄公也没有承认他们是弟子,但朱襄公对他们教导细致入微,对他们生活也关怀备至。就是寻常老师,也难以做到朱襄公这样。在他们心中,已经是朱襄公的弟子,自愿服侍跟随朱襄公。 这也是他们放下手中更有成就感的工作,跑来帮朱襄公种田的原因。 老师需要人帮忙种田,他们自然要跟随。 他们本来只想减轻朱襄的负担,但在接受朱襄教导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来种田也能学到这么多知识。 植物、土壤、水流、气候,甚至虫害和杂草,原来其中都有这么多学问。 这些学问不是“经验”,而是可以“科学量化,传授后人”的知识。 朱襄公会带着他们做对比实验,让他们更加直观地观测自然的奥秘。以前他们以为是神灵权柄的东西,在朱襄公的指点下,一一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原来人类可以这样了解自然,运用自然,而不是被动地靠天吃饭。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