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华夏的个十百千万,是建立了位值系统的。 所以,华夏的数字系统, 在很长时间内是很先进的,而且其算数能力,绝对也是世界顶尖。 但…… 较之阿拉伯数字,又有一些很重要的缺点—— 其一,自然是不够便利。 说来,姜握接过圣神皇帝递过来的眉笔,首先在帕子上写下的,并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陛下还记得勾股定理吗?” 当真是数十年前的记忆席卷而来。 姜握想起了当年太史局内李淳风的课堂。 欲学历法、星象,术算是最需要打好的根基—— 数十年前,李淳风滔滔不绝讲了两刻钟后,停下来环顾屋内的太史局新人们,问道:“……这就是九章算数中的勾股之理,都明白了吗?” 随着李淳风的提问,屋内一片窒息般的宁静。 彼时还是姜沃的她小幅度回头,就见诸人脸上写满了懵懂,充满了未被数学污染的纯真。 当时她就在想,真的不怪同学们第一次听不懂的。 她垂头望向眼前的《九章算术·勾股》的课本:“短面曰勾,长面曰股,相与结角曰弦。”* 这其实还好理解。 主要是接下来:“勾自乘为朱方,股自乘为青方,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因就其馀不动也,合成弦方之幂……”* 很多人当场被绕晕。 而且,这只是描述勾股定理而已。若要论证勾股定理,就更麻烦了。 而直到清朝,华夏的数学家们都不得不用文字来描述和论证数学。 比如清朝的戴震的《勾股割圜记》来论证勾股定理,就要用大段大段的诘屈聱牙文字:“割圜之法,中其圜而觚分之,截圜周为弧背,縆弧背之两端曰截圜径得矢……”*以下,货真价实地省略上千字。 早些年,她的作息和精力还没有调节好的时候,偶尔也会情绪浮躁失眠。有时候她读读这些文字版数学书,比起后世的数学,真是杀伤力倍增,属于治疗失眠的良药了。 而这样高的阅读和理解门槛,除了真正的天才,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些后世小孩子们都能耳熟能详的数学定理呢? 姜握想,当年师父觉得她是在算学上理解的很快,其实也只是,她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早就理解了这些概念而已。 如果她不提前知道勾股定理,李师父那段话(主要是李淳风虽是数学天才,但不算很好的数学老师,他的讲课有时候难上加难),落在她耳朵里,可能也是‘沙沙沙……你们明白了吗?’。 就算能弄明白文字版数学知识的人,就像周元豹,以及太史局许多人一样,到底明白了,还当了太史局的官,但要费很多力气。 姜握看着纸上的三角形。 而用数字和数学公式,不用文字来描述,就能让更多人更好理解。 除了便利外,使用阿拉伯数字和公式,还有一桩好处,甚至,在姜握看来,比便利还要重要。 * 跨越漫长的时光,姜握再次写下了阿拉伯数字。 写的是后世小学生都会的加法题目,29 16,但没有心算直接出结果,而是列了竖式—— 没错,这就是数字和公式的另外一个极大的优点:可以保留运算的过程! 其实华夏民族的算数能力,一向是很强的。 此时虽还没有后世常见的标准算盘,但自东汉已经有了算盘的雏形基本款,以及现在最常用的‘算筹’。 许多人不需要懂太多数学的理论知识,只需要用算筹、算盘用于日常算数。 然而,在这之中就有一个大问题。 算筹摆完,算盘复位,皆是水过无痕! 除非有人有意识,每一步都额外用文字描述记录下来,否则,计算结束,过程便随之消失,有时连拨算盘的人,都不一定能再复位。 然而,能保留运算的过程,才是后世人可以复制这个计算,以及更容易学习的基本前提。 否则,传承就会变成很难的事情。 姜握在帕子上写下了一串阿拉伯数字,跟陛下方才写好的帕子放在一处,两相对应。 简约与复杂。 两种数字截然不同,其所要达成的目标,也截然不同。 姜握想起,后世专家学者曾道:“中国从不缺能工巧匠与天才的数学家,但是,他们的表达和传承,缺少了一种趁手的工具。” 一种简易、便利,尤其是一步步计算过程、具体参数都能够被留下来的工具! 而一旦传承链断绝,就意味着,后人又要先去遍求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