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不少大豆种子供应商也是心崩,他们不是不想引进“中国魔豆”;问题是,嘉谷大boss溜了呀,要想谈授权,只能到中国去谈。 今年肯定是别想了。 …… 相较于国外冒着酸气的赞誉,国内媒体简直是一边倒了。 当各地的国产大豆捷报频传的时候,“嘉豆13号”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央视新闻。 “……由我国嘉谷公司培育的‘嘉豆13号’,推广种植面积达到630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对于大豆杂交育种产业化,我们超前了‘一小步’,但这‘一小步’,让我们开启了大豆种植的新篇章……” 然后,短短几天的功夫,赞誉如火山喷发般,铺天盖地而来。 无论是哪个年代,名字能上央视,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嘉谷不是第一次上央视,但还是第一次凭借着科研上的成果上央视。 这也是最容易被国人承认并支持的时代旗帜。 像杂交水稻一样,“嘉豆13号”也成为了一个时期的宣传重点。 国内媒体很配合的帮忙。 国内学术界也同样配合。 很难说“嘉豆13号”的价值能比拟杂交水稻,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舆论声势,主要有两点。 一是国人对大豆产业的复杂感情。 大豆起源于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豆一直因其广泛的用途和旺盛的生命力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偏偏在进入新世纪后,国产大豆一步步走向沉沦,现在大豆市场几乎都是美国的天下了。 这其中,有无奈,有失误,但最后只余留一声叹息——国产大豆大概就这样了。 冷不丁的,有人站出来,告诉他们,国产大豆恢复昔日荣光的时刻出现了,压制的情绪就自然而然的喷涌而出了。 亩产400公斤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同样的种植面积,产量暴增1000多万吨,自给率提升了近15%,这个数字就很震撼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难以言状的自豪感了。 “比美国人厉害!” 这是很多人看到报道发出的感叹。 尽管“转基因”、“基因修饰”这些与生物本质非常相近的字眼,给予人们一种强烈的“非自然”的感觉,让人天然产生一种害怕。但是转基因大豆让传统大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节节败退,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我们,没有打破大自然的遗传规律,却打破了大豆的生产“界限”,服不服? 这一点不仅在国内,在全世界都是得到认可的。“自然”的杂交品种,总比“非自然”的转基因品种,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即使是学术界,面对令人诟病的转基因技术可能不敢多说;但对于“嘉豆13号”,不仅敢多说,还一个比一个会说话。 “嘉谷实验室的水平非常高,以他们的能力,培育出革命性的新品种我一点都不奇怪。” “嘉豆13号不仅是国产大豆的福音,我认为也是人类的福音。” “嘉谷就是这样的企业,在科研上舍得投入,也经常能给人惊喜。从我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是有一个思路,于是就去做,然后就做成的那种伟大的企业吧。” 被采访的专家学者,无一例外的为嘉谷说好话,为“嘉豆13号”说好话。 这就是舆论界的现状,锦上添花者众。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去怼一家成果斐然的企业。 尤其是正在蓬勃上升期的企业,更是所有人都捧的对象。 大的媒体,内容还是很靠谱的,最不济就用央视的报道,或者做一些通识教育。 但一些深挖其他亮点的媒体,就慢慢的开始不靠谱了。 “据称,嘉谷人要在蛇虫横行的田间,要在崎岖难行的荒郊野岭,在几千、几万株野生大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