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柳又将灯火往她旁边挪了挪,“少夫人慢慢看便是,叶家还未来人请。” 尹明毓冲她微微一笑,教她去旁边坐,不必站在这儿候着,然后便继续看。 这段时日,金儿银儿忙着管事时,都是染柳陪在少夫人身边,她已经了解少夫人的习惯,于是听话地直接去旁边的圆凳上坐下。 尹明毓看完了一段完整的情节,这才放下游记,去换了一身衣服,重新梳妆好,正好叶四夫人派人来请,便和谢老夫人、姑太太、谢策一起往叶家正院去。 谢策也才醒过来没多久,知道父亲送了信来,边走边问:“我的信呢?” 谢钦没给他写信。 尹明毓和谢老夫人对视一眼,到底没有骗他。 谢策小小年纪,已经记得些事儿,微微嘟起嘴,“都有,只策儿没有。” 原来他是介意的。 小娃娃长大也开始有心事了,但这事儿是谢钦的责任,她们没道理帮着善后。 尹明毓便道:“那你便写信告诉你父亲,不能因为你小,就不给你写信。” 谢策能接受这个解决方法,便点点头,又问什么时候写信。 “明日便写。” 谢老夫人看尹明毓轻易便教谢策不再有脾气,心下放心,忘了经常惹谢策的人也是尹明毓。 而他们说着话,就到了叶家正院,还是叶家那几人。 摆膳之前,众人在一处说话,叶大儒既是名士又是名师,便要考较谢策一番。 谢策才启蒙半年左右,只识得一些字,并且背了些诗文。 叶大儒得知他的进度,便按照他所学,面容严肃地让他背诵一篇启蒙的文章。 谢策这半年多教尹明毓折腾地,毫不怯生,张口便背,口齿伶俐,只偶有磕绊,也不需人提醒。 叶大儒捋着胡须,频频点头,待到他一篇背完,又点了另一首诗,随着谢策的背诵,眼神越来越欣赏。 谢策站在叶大儒面前,再次背完之后,便仰着头,一双大眼睛注视着他,等他继续提问。 叶大儒并没有再让他继续背,抚着胡须肯定道:“甚好,甚好。” 谢策听得懂叶大儒是在夸赞他,有人夸他,就是好人,他就眉开眼笑起来,奶声奶气地回道:“叶祖父,眼光好。” 一脸严师相的叶大儒:“……” 这真的是谢家的孩子吗?他不禁又想起码头的场景。 果然,不正常。 依照谢家家风,教养出来的子孙理应是最端持守礼的,毕竟从老太爷到右相,再到谢钦,皆是这般,在见到谢家这小郎君之前,叶大儒也以为他就是谢家子的模样。 没想到……谢策跟他所见所熟知的谢家人大为迥异。 而这般小的孩子,不怕他也就罢了,竟然还夸他……眼光好。 叶大儒脸上的严肃之色微滞,想要作出些软和的反应,又不甚适应,神情反倒显得更僵硬。 谢策眨眨眼,不明白他为什么好像更不高兴了。 尹明毓坐在姑太太下首,端起茶杯,遮住嘴角的笑意。 谢老夫人则是轻咳一声,道:“策儿,不可如此。” 谢策茫然,不可什么? 然谢家人习以为常,叶大儒和叶家其余人却见过不少寻常孩子,尤其家里有一个比谢策只大了两岁的叶扉。 叶扉已经是极聪慧的孩子,三岁之时也不如谢策大方伶俐。 叶大儒放弃对谢策展示温和的一面,转向谢老夫人夸赞:“您这曾孙,天资不俗,眼神清亮,小小年纪便有大将之风,不愧是谢家子。” 叶家小郎君站在祖父身边,听到祖父夸谢策,看向谢策的眼神有些藏不住的不服气和斗志。 尹明毓注意到,颇觉有趣。 而谢老夫人听到大儒对曾孙赞不绝口,笑容满面。 若是从前,恐怕再是高兴也要谦虚几句,可跟尹明毓相处的多了,也觉得这是事实,没甚好需要谦虚的。 遂只稍稍收了收笑,道:“他还小,需得用心教导。” 晚膳摆好,论理,需得男女分桌而食,叶家也是这般安排的。 但谢老夫人年长、地位高,叶大儒便请谢老夫人与他同桌,又吩咐孙子照看谢策。 叶小郎君遵从祖父的话,答应下来,坐在谢策身边也确实有在照顾他,可许是还惦记着先前祖父夸赞别人家孩子的事儿,一举一动十分公事公办。 谢策相反,他甚少见到这般大的郎君,极想亲近叶小郎君,反客为主,还给叶小郎君夹菜,殷勤极了。 “叶哥哥,吃。” 叶小郎君绷住小脸,想要保持疏远。 谢策又给他夹了一筷子菜,眼巴巴地看着叶小郎君,问:“叶哥哥,不吃吗?” 他那么小,又很是热情的样子,叶小郎君有些手足无措。 谢策又叫“叶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