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响亮的,而且按说历史上也没什么长途的农产品原材料转运,松江棉布肯定是靠松江附近的州府种出来的棉花织的。可见吴郡当地是可以种棉花的。 后世到了当代,吴会之地没有棉田了,一方面是工业发达了没那么多地种棉,还不如去新江种,发挥各地的产业差异优势。 另一方面也是经过千年的水土治理后,扬州各郡的水咸土碱问题也解决了。没有了盐碱地之后,就算有农田也犯不着种棉花。(一直到南宋以临安行在,临安的西湖水都是带咸味的,这才有南宋时在临安城内疯狂打井挖深层地下水喝的情况) 把这些民情都掌握之后,李素倒也犯不着去纠正顾雍。反正盐碱地种棉确实不占用良田,属于额外收益的添头。 只要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战争调度潜力,地方上的具体民政细节完全可以放权。怎么样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怎么来好了,何必非要纠结微操呢。 顾雍这种种灵活的激励和劝农施政手腕,让地方的财政和物资积蓄非常充裕。 他治理下的扬州,虽还远不能跟已经首善十年的益州比工商生产,但居然已经跟荆州相差不远。 考虑到做了多年荆州布政使的鲁肃,内政才干也绝对是一流的,顾雍这个成绩已经非常可观了。 当然鲁肃的政绩被追赶,倒也不是鲁肃能力不行,实在是荆州地区这几年财政负担重,富余的民力、徭役都被抽去挖南阳运河了。 荆州地区的农业受官府控制程度也比较重,绝大多数田地都要种粮食,多出来的谷物才好供给挖运河的民夫、以及高顺在荆州集中训练的十几万新军。 荆州这几年的民营工商业,几乎没怎么发展。绝大多数的民用工业投资都是李素、诸葛亮这样的勋贵寡头投的,主要是白糖和白瓷。 不过随着运河彻底修完,未来数年荆州地区也算苦尽甘来,可以进入收割红利的高速发展期。 李素了解完了顾雍的全部政绩、视察了各处府库实际情况、验看完账目后,也不得不承认,当初他给皇帝刘备大致规划今年的统一战争各战区出兵规模时,着实有点低估扬州地区的战争潜力了。 既然扬州的生产恢复得那么好,双季稻和各种休养生息加持、三百万人能顶北方四百多万人产能,之前按照“三百万人口供八万正规军远征”估算的出兵规模,显然是非常轻松了。 李素也想速战速决,一上手就来一把狠的,争取直接攮下来曹操至少一整个州,他也就临时决定多调集部队,以壮军威。 反正刘备阵营如今是六十三万正规军、出兵四十万远征曹操,剩下的分布各地守家,所以预备队动员潜力还是非常充裕的。 短短半个月的军需准备期内,李素秘奏刘备拿到许可,又增添了两万部队,把从江东渡江北伐的部队总规模扩大到了十万。 同时,他还从益州、交州累计抽调了两万战兵,只是距离比较远,传令也比较慢,需要再有两个月的时间调度到位。 所以现在五月下旬进攻时,李素只能先动用十万人,但到了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他还可以再得到两万生力军援军,到时候把总兵力扩充到十二万。 部队所需的渡江战船也是非常充沛。既有足够的江海两用大福船,也有包铁船舷的五牙战舰,都是曹军所没有的(也包括曹操部下的孙权) 李素的兵力和军备、器械都大大加强后,对面的曹仁,却因为曹操中了诸葛亮的疑兵计,还得抽调走淮南守军北上堵漏。 谁让曹操觉得田畴假装关羽缺船是假的、而诸葛亮希望他相信李素策反了孙权也是假的。两个虚实相印证之后,曹操相对更重冀州而轻淮南,李素当然占便宜了。 五月二十一,李素的军队正式拔锚,开始发动对瓜州和濡须口的正式军事进攻。 在军事进攻之前,李素也顺水推舟,利用诸葛亮为他创造的条件,往孙权的辖区散布消息,试图跟孙权联络上,让孙权知道他已经被曹操猜忌了。 曹操是否猜忌孙权不重要,重要的是孙权得知道有这回事儿。不管曹仁和孙权谁被逼动手,反正对李素都是有利的。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