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来的,怎么我们在广告屏上还能看到? 问题兜兜转转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 火情控制住了,爆炸危险解除,大家开始关心起消防队用了什么高科技。 速度啊、热成像啊先不说,就将这个可以投影到大屏幕上的技术,都值得他们热烈议论。 是消防带的小飞机,在天上拍! 什么小飞机,那叫无人机,我看到消防车过来的时候,一直跟着的。 无人机?不对啊,无人机能飞这么久吗?还可以投影到这么大的屏上? 无人机也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了。 群众日常生活搞搞自拍、看看表演,都能发现无人机的身影,只要稍稍了解一点儿,就知道无人机的特性。 续航差,飞个十几分钟就没电。 要么配手机屏幕,要么配个平板、电脑当显示器。 能把这么大的广告屏直接拿来投屏拍摄火灾现场的无人机,他们还真没见过。 信息时代,找什么都快。 困惑声中,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 这不就是官方日报说给救援部门配的蜻蜓吗?! 蜻蜓无人机可跟其他无人机的群众基础不一样。 它诞生之初就攀着沈明洲的名气,火遍了国内,走出过国门,协助过fbi,英勇救人还被美国佬质疑具有攻击性。 最终轰轰烈烈搞了一场海外直播,才算是解除了蜻蜓伤人风波。 官媒一说要配备,大家就期待不已,等着看蜻蜓大显神威的官方通稿。 谁知道,现在看到现场版了! 围观群众隔得远,看不见无人机的影子。 但是居民楼附近的疏散群众,关心完了楼里的火,一转头,就能看到银闪闪的蜻蜓,稳稳的停在半空,注视着面前的一切。 来来去去,居民楼的火还没灭干净,蜻蜓协助火场拍摄,消防员奔赴火场抱出煤气罐的消息不到几分钟,就传遍了国内。 微博、抖音、各大社交媒体和新闻app,四处传播了这样的信息。 有图有视频有真相。 随手点开一个视频,都能见到清晰的大屏幕上,消防员红色轮廓冲进火场抱出煤气罐的身影。 蜻蜓首次上线,官方的稿件还没来得及盛赞无人机的便捷,群众先用街拍帮忙把消息传了出去。 再根据关键词一搜,热衷在网络获取消息的网友发现,网上不止有火场大屏幕的热成像建模,还有蜻蜓随着消防车飞来的影像。 连灭火完毕,蜻蜓姿态轻盈悠闲的回归消防车辆,缓缓悬停在操作员头顶的视频都有! 蜻蜓操作员怎么是个小孩儿? 不是消防的人吧,都没穿消防服。 沈明洲啊!那不是一般的小孩儿,那是沈明洲! 人们又久违的见到了沈明洲。 虽然,还是在视频和别人的镜头里。 闪着银光的蜻蜓,飞过来的样子,像极了他当初在美国开直播时的演示。 为了救援而生的无人机,真正实现了沈明洲所说的:蜻蜓会保证人类性命安全,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危险。 他们还没来得及趁机抒发一点儿悲春伤秋。 沈明洲的影子一闪而过,随着消防车奔赴下一个火情地点。 这段视频,也就此结束。 便捷的手机随手拍,将澄明市一场普通的火情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当晚的地方新闻台和各大网络媒体,都借用了市民拍摄,直接将这次运用蜻蜓进行火场救援的行动,报道得清清楚楚。 这次播报的重点,除了惊叹于消防队伍的谨慎、消防员的勇猛,还特地分析了蜻蜓特性,着重点评了这款刚刚上线的无人机。 轻盈、稳定、续航持久、图像清晰。 平时跟广告词一样仅供参考的话,这次说出来格外有说服力。 因为群众都看着呢! 网上一搜就有! 蜻蜓首战舆论反响热烈,新闻台挑选出来的网友评论,都普遍觉得蜻蜓这套无人机,配得值。 末了,还有一段配备了蜻蜓系统的消防站队长采访。 武队长面对镜头,严肃里透着喜悦。 他说:这次通过蜻蜓无人机的协助,我们火速发现了火场盲区,准确定位了火势情况,及时搬出了煤气罐,解决了爆炸隐患。而且在解决了第一起火灾之后,蜻蜓的制作人沈明洲还跟随我们消防车,连续出警四次,一边指导我们操控蜻蜓,一边协助火场救援。 采访之中,武队直夸沈明洲苦勤劳有耐心,还夸蜻蜓持续续航不用充电,给消防作业省了许多麻烦。 观众们都听愣了,无人机不用充电? 哦对!蜻蜓是太阳能的! 后续出警四次,加上第一次出警,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