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正说着话,顾大志进门了,他先一眼看见女儿回来了,然后就看见裹着貂皮大衣的成佳惠,他眼睛一瞪,然后笑了起来,“什么叫老来俏,我是见到了。” “我妈可不老。” 当着顾大志的面,成佳惠稍微矜持了一下,道:“过年穿。” 顾大志也就坐在了客厅里,咳了两声,道:“这衣服不少钱吧?” 老两口都在一起40多年了,成佳惠特别直白地说,“她还买了根野山参呢。你给你爸带了什么?赶紧拿出来,别叫你爸等着了。” 顾棠又从编织袋里拿出个帽子来,“专门给爸买的帽子,也是貂皮的,保暖挡风,多带两年,你耳朵上的冻疮就该好了。” 顾大志一样笑得合不拢嘴。 “这是天麻、蒜蓉红肠、松花鸡腿肠。” “这一包是干货,榛蘑,就是小鸡炖蘑菇里的蘑菇,还有木耳和各种蘑菇。” “这是坚果,榛子和松子。我本来还想带点别的,不过怕给衣服染上味儿,下回咱们一起去。” “你这是出差?”顾大志看了看她巨大的编织袋,再看看从里头掏出来的东西,“当倒爷的也没你这么能抗啊。” 成佳惠笑了起来,道:“赶紧把东西收好,咱们留着慢慢吃,我棠棠辛辛苦苦背回来的东西,不给他们吃。” 他们指的是谁不言而喻,顾大志也没什么异议,他直接带着他的挡风遮雨防寒保暖大帽子出去厂里显摆了。 顾二兴也听说了这个消息,晚上他照例给他哥家里打了个电话,“你妹妹回来了,给老头子买了个大帽子,他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说是耳朵上的冻疮两年就能好。哥,不是我说,咱爸耳朵上的冻疮是为了你才冻出来的,你可被人家比下去了。” “怎么就是为了我?”顾一隆皮笑肉不笑道:“我觉得是为了你,当年是为了给你要一个去中专的名额,他才四处奔波的。” 电话那头顾二兴顿了顿,道:“其实更有可能是为了顾棠啊。” 这下兄弟两个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顾棠这次回来,写了两篇报道,一篇依旧在第二版,是写的现代化农场和机械化操作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最后照例是一点点警示。 比方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还有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 其实除了她第一次写的关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三篇报道,接下来的几篇在普通读者中的讨论度都不太高。 但是这次回来的第二篇文章,讨论度就直接爆表了,连报社的电话都给打爆了。 当年这片荒地被开垦成良田,前后经历三四十年,几代知青的青春和汗水都挥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这篇报道发表在副刊,顾棠采访了本地的居民,还有决心留下来建设粮仓的知青们。 这篇报道的题目叫《从荒地到良田,你想回来看看吗?》,与其说是报道,不如说是一篇召集令。 “费山泉,当年你偷喝我们家的酒,如今酿酒我学会了,你要不要回来尝一尝我的手艺?管够!” “舒兴宁,今年大豆亩产773斤,就是当年咱们一起开的田,我抓了一把留下来了,你要是回来,我给你做你最喜欢的吃的猪蹄炖黄豆。” “庞丹丹,这是你当年摔下来的树,额头上还给破了个口子,十年过去,树没变,我记忆里的你也没变。” “虞老师,这是你当年留给我的钢笔,我考上大学了,我请你吃我爸捕的鱼,冰湖冬捕的第一条鱼,我们现在还没吃完呢。” 配图是一张大合影,上头的人笑得能露出后槽牙,上头陪着大大两行字,“欢迎回来看看!我们在等你!” 报纸是周二发的,从早上7点半开始,报社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我想回去!我就是舒兴宁啊!你们有黎玉杰的联系方式吗!” 到了中午,顾大志去吃饭的时候,他们厂子里的一直严肃正经的总工当着所有人的面,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