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当局者迷,事实上身在局中的人,不管多么高深的智慧,有时候也会看不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最简单的道理。 比如荀彧,身为上一波党锢之祸的受害者,和这一波党锢之祸的半个发起者,就看不清原来人心向汉,自从有了建安大典和宿卫进修的制度之后,颍川士族事实上已经彻底的自绝于所谓的党人了。 事实上建安大典打从修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完全站在了党人集团的对立面,靠考试就能轻松获取的名额,为什么还要靠关系? 谁再说他们是党人他们跟谁急。 同样,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名士、党人,一样也看不清近在咫尺的变动。 也可能是看到了,但是惯性使然,不愿意相信吧。 就在气死郑玄之后的第三天,老头的尸体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入土,徐州,以及其他各地的军情便雪片一样的传了过来。 群情汹涌,尤其是军情汹涌自是不必说了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消息是:广陵郡的郡兵兵变,在陈登攻杀赵云时突然反水,反而杀死了广陵太守陈登! 广陵的郡兵,被赵云给收编了。 那些失去了田地的郡兵还主动请求赵云带他们去合肥屯田。 堂堂一两千石太守啊!天下闻名的名士啊!下邳陈氏的陈登啊! 死的就跟闹着玩似的。 当朝廷所谓党锢之祸的消息传遍朝野之后,同样也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些所谓的党人,一大半都因为支持袁绍称帝被下面愤怒的郡卒给杀了。 少部分留得性命的,也夹着尾巴跑河北去了。 要知道朝廷在面对袁绍时,原本就是比较弱势的,比人口比经济比兵源比地盘,袁绍都至少在朝廷的两倍以上。 本来,如果精准到县一级的话就有着大量的悲观投降派,并不认为朝廷能干得过袁绍,所以当天子明确的表达出了要禅让的意思,并且明确要求六百石以上官吏写进表之后,各地都有那迫不及待的给袁绍表忠心的人。 现在,他们几乎全都死了。 没死的,也全都辞了官了。 而大量的太学、宿卫中的子弟在填补上了他们的空缺之后,天子的光辉事迹自然也就跟着扩散开了。 而经此一事之后,至少在司、豫、兖、徐、南阳等地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天子免除了人头税,而袁绍要变本加厉的征收人头税。 事实上现在还没到秋收的时候,天子和袁绍的征税政策都还没出呢,但大家就偏偏都是这么相信的。 而且老百姓都不傻,或者说哪个乡没几个智者呢?在传国易姓这样大的关键问题上,但凡主官有一丁点的思想不坚定,那就是打死都不用偿命的啊! 慢慢的,这场官场大清洗运动稀里糊涂的就有了扩大化的趋势。 一千石以下的官吏,尤其是县令、县长、县丞这一级别,短时间里居然被打死了小一半!再往下的计吏、税吏也都是高危,甚至连亭长都被打死不少。 有些是被下面老百姓以大义之名打死的。 有些是被隔壁新来的,宿卫出身的县长带兵给攻杀了的。 至于一千石以上的官吏,却反而影响不是很大,一来大家能混到这个地位多少有点脑子,尘埃落定之前都不敢瞎说话,二来他们多少也算是朝廷阵营中的既得利益群体了,大多对这么轻易的禅让给袁绍还真的都是反对的,有些甚至还提前跟荀彧通了气儿。 再者一千石以上的地方官员手里多少都有点兵,不至于被暴民打死,除了几个名士之外大部分反倒是得以保全。 就是被吓得不轻。 想来,到死他们也不敢再生出什么歪心思了。 朝廷也是无奈,只好继续把宿卫派出去做官,禁军派出去做吏,又从南阳、徐州两地的屯田之兵力再吸收本次“表现良好”的兵卒里,抽调一部分补充禁卫。 到最后他自己的宿卫几乎都被派光了,禁军也被彻彻底底的换了一遍血。 事实上这会儿,那些给郑玄收完了尸,却莫名其妙被扣下,现在哪都不敢去的郑玄的弟子们,完全都是懵逼的。 咱们不是来劝说天子杀赵云的么? 赵云擅杀了两个两千石太守,其中一个还是天下名士,杀他完全没毛病啊! 是怎么扯到传国易姓的这个话题上的呢? 又是怎么稀里糊涂的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呢? 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