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年的孙策,相比于以前,自然同样是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可以说,如果大汉还是十五年前的大汉,此时的孙策覆汉亦是易如反掌。 事实上在孙策回到了扬州之后,怎么也没想到,朝廷十五年了都不来打他。 眼看着大汉在刘协的改革之下一日比一日强大,孙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又不肯像赵韪一样躺平,自然,也就摸着大汉过河了。 毕竟和刘协一样,孙策同样也是一个强横的君主,对江南豪族采取能用则用,不听话则全家杀光的政策,却是比刘协这边反而更狠了几分。 而既然抑制了豪族,那么山越自然也就越来越多的出山耕种了,事实上所谓山越,一部分确实是少数民族同胞不假,但其实大部分真的却是被豪强逼得无路可走的普通百姓。 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原豪族士族化确实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毕竟豪强在学习了儒家经典之后,或多或少的都会要点脸,东汉朝廷对他们也多少是能够管束得住的。 江南这边,豪族只是纯粹的豪族,又远离中央,那就是真的肆无忌惮了。 杀豪强,迁山越,仅此一条,江南之地在十五年来就增加了三四百万都不止的人口,且个人威望如日中天。 然而凭空增加了三四百万的人口,面对越来越强大的汉朝,孙策自然也是要进行江南大开发的,于是乎孙策也就不得不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兴修水利。 事实上现代人很多都有一个误区,即越是温热的地区,就越是适宜粮食的生产,因为北方的农业生产只能做到一年一熟或两熟,而南方地区却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只是热带地区的人们天性就比较懒惰,什么种子洒在地里不用去管,就等着他们自然生长。 所以……中原王朝几千年来南方发展一直滞后难道是因为古人蠢么? 非洲黑叔叔又贫穷又落后真的只是因为懒惰和非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 其实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热带地区真的不适宜农业生产,至少是不适宜封建社会时的农业生产。 全世界历史范围内,古文明和中古文明都是发源于温带的,全世界的主流历史中,基本没热带民族什么事儿。 甚至于,这世上绝大多数的热带地区,拥有稳定的农业出产都已经是偏近代时候的事儿了。 热带地区的百姓将种子仍在地里就懒得去耕种,长出什么就吃什么,真的不止是因为懒惰。 而是因为热带地区在对自然没有足够改造的时候,刮风降雨就跟抽风一样,有些地方有时候一下雨下一个月两个月都是常事儿,但有时候一个月两个月不下雨也是常事儿。 北方百姓十年碰到一次洪涝灾害就活不起了,南方百姓一年碰到十次洪涝灾害都是很正常的。 种地?种个屁的地! 地里全都是泥! 可不就是随手撒一些种子,哪长出来就吃哪里了呗。 所以江南大开发,其前提条件就是兴修水利,有些地方要挖掘蓄水湖,有些地方则需要填湖造陆,必须以人力对抗并战胜大自然,千里沼泽才能变成千里平原,反过来利用这炎热的气候,所谓一年三熟的馈赠,更像是人类战胜大自然的战利品。 那么问题来了,原本历史上,江南大开发从三国开始,经历四百年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江南才算是基本开发完成,直到唐朝末期,江南地区才真正在经济上压过北方,直到明清时期,才真的实现了湖广熟,天下足。 又岂是区区一个占城稻之功劳? 这个江南大开发工程,历史上足足耗时近一千年! 孙策想要用一代人干完历史上一千年才干完的事儿,这可能么? 可能。 用奴隶就有可能。 一开始,孙策的主力水师还是遮遮掩掩,憋着劲想给朝廷一个狠的,只敢用“水匪”来搞些小动作。 后来,眼看着朝廷这边越来越强盛,奴隶贸易越来越繁荣,貌似他东吴这边即使是用计能坑一波朝廷的水师,也终究影响不了大局。 然后就去特么的爱谁谁了。 也不再藏着掖着了,十年前,孙策直接把他庞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