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东西去西北会找不到人,第一时间写了寄给他的。 得知原主父母已经平反,且这个时候估计都回到了首都,林知言总算可以放下心了。 因为距离大西北实在太过遥远,这两年多林知言虽然挺担心他们的情况,却也没法亲自过去看看。 只能尽可能的多寄些吃的和穿的,帮助他们熬过这段艰苦的日子。 光是从信件上的字迹,林知言就能看出父母在写这封信时肯定异常的激动。 从此以后,他们终于不用再苦熬日子,也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热爱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父母在信上交代他,让他暂时不要着急,千万别学那些为了回城,想方设法弄病自己的知青一样糟蹋自己的身体。 等他们回到首都恢复了工作后,一定会尽快想办法让他回城。 对此,林知言确实一点都不着急。 就算短时间内回不了首都,只要再耐心等个一年多,他完全可以通过参加高考回去。 不过现在国家准备恢复高考的消息,应该还没传出来,林知言在回信的时候自然不会跟父母提及。 只说老师薛安桢现在还没能平反,自己不太放心让他一个人留在乡下。 等老师也平反了,他再想法子回首都。 对于儿子拜了老同学薛安桢为师的事,宋家夫妻早就通过林知言寄给他们的信件知道了。 他们倒是不反对,反而还为此心生庆幸。 儿子在医学上的天赋,甚至还要超过他们。 如果不是高考忽然中断,运动让他们一家不得不四处飘散,他们儿子也不至于蹉跎岁月至今。 原本他们心里还有些担心,去了乡下后,儿子的学习会荒废了。 等后来知道老同学薛安桢被下放到儿子插队的地方,儿子还拜了对方为师,两人就放心了。 当初在国外留学的时候,薛安桢就是个极其出色的人。 如果不是回国后认识了他的前妻潘如萍,并且为了潘如萍留在了皖省工作,他当时也是要跟他们一起加入首都医药研究所的。 只是没想到,难得为爱冲动了一回的薛安桢,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如此让人唏嘘。 为了告知老师这个好消息,林知言当即带着父母寄来的信件,去了牛棚那边。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平反,东营村的村支书对待这些下放人员的态度就更好了。 如果不是担心上头会有人过来突击检查,他都要将这些下放人员直接安排到自己家里住,好好的拉拢拉拢他们。 一想到自己如果能拉拢到这些下放人员,等对方平反回城后,将来说不定还能沾点光,村支书就兴奋的不行。 虽说不能让他们脱离牛棚茅草屋,住到家里。 为了表示友好,村支书在安排他们干活儿和分配食物上还是花了不少心思。 原先的那些脏活累活是早就不要他们干了。 后来大概是听了赵队长的建议,还按照他们各人的技能,安排了不少村里的年轻人跟着他们学习。 在赵队长看来,这些可都是国内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 哪怕村里的那些小崽子们能跟着对方学会点皮毛,都会受益无穷。 对于村支书的特意照顾,这些下放人员当然不会拒绝。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