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宗教行为的可能性,不让传教士有漏洞可钻。 对于龙华明而言,这个规定是打在脊背上的荆条,虽然痛,但还能忍受。然而明廷宣布所有信奉耶教的明籍人士必须在户口上备注,同时抄报教录司、刑部。耶教信徒每旬都要主动去本县警察局汇报宗教行动,以及是否有违法行为。 这就有些宗教歧视的意味了。 教录司是大明僧录司和道录司的合成体,隶属礼部。其职权范围包括管辖天下出家人,以及兴建各种宗教场所的审批。 在这点上,徐梁给出了数目限制,无论是道是佛或是耶教,各省、府、州县的总数就是那么多,具体名额只有内部协商了。 这种明显崇道的行为,自然让和尚们不悦,但他们在教录司中只有一席,被道士压住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从全民信仰来说,道教有更广泛的民众基础,起码家家户户都要供灶王爷,还要担心灶王爷上天庭告小状——这都是道教体系的世界观。 而且和尚们再不悦,也总比耶教强,他们在教录司连一席之地都没有。 龙华明作为一个外来者,很能理解这种不平等的待遇。而且在与明国皇帝商谈之后,龙华明对传教有了更大的信心。 皇帝明确支持他“弥补利玛窦的过失”,将耶教主神改为拉丁语音译,不再使用“上帝”这个容易引起误会的名词。 ——中国人早在五千年前就拜上帝了,春秋时代就有了歌颂上帝的诗篇,那时候的欧洲还是一片蛮荒之地,而如今却有一帮欧洲人跑来教育中国人该如何侍奉上帝,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 同样不能使用的称呼还有“造物”,因为这与华夏传统信仰抵触,耶教必须尊重本地信仰。 中国信徒不能够祭祖祭孔的问题也得到了皇帝的支持。这点上让龙华明大为震惊,因为他以为中国人对祭祖祭孔的迷信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的,没想到竟然获得了中国皇帝的支持。 只是他不知道,一旦耶教严禁祭祖祭孔,不用明廷封杀,普通百姓就会自觉抵制。 更何况皇帝尊重耶教的教义教规,并不代表放弃了华夏传统。所以凡是有条件而不祭祖宗者,当以不孝论,发配辽东、台湾。 凡是不祭孔者……这个不用法律惩戒,光是儒生士大夫就能喷死他。 在单纯地得到了好处之余,皇帝也与龙华明达成了互助条款:外国人出入境管理。 凡是建兴四年以前到达中国的外国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必须申请大明签证。其中自然要提交各种身份证明,而这光靠市舶司和警察局很难辨别真伪。 历史上有两个“闵明我”,正是西方传教士冒名顶替的结果。 龙华明作为耶稣会教士。排斥其他修会是他的本能。如今正好借助外国人管理,将西班牙间谍挡在门外。道明会的“入侵”危机也能够顺利瓦解了。 建兴四年以后,外国人都必须在大明的驻外使馆取得签证,方能在大明的领土、海外领地入境。唯一例外的就是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他们可以在澳门和台湾入境居留十天。十天内只要得到签证就能进入大明内地。如果签证被拒,则必须离开大明领土。 为此,徐梁不得不提前考虑驻外使节的人选。 按照之前大明的惯例来看,使节必须挑选学贯古今、言辞得体的人去,才能彰显我大明国威。 但如今国际形势与之前大为不同,所挑选的必须是见过世面,而且胆大心细的人去,起码敢于面对泰西之地的野蛮人,此事中华故土自己培养的读书人就差了许多。 而且中华故土的文人,大多有安土重迁的习惯,让他们离开肥沃的中华大地,肯定会非常不习惯。 所以使节的选择,必须要综合切慎重考虑。 这个消息被有意无意放出去试水之后,朝中百官视若危途,对他们来说,去朝鲜和琉球出使,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