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事关三位郡主,牵扯背景过于深厚,京兆尹自然无法裁断,早朝之时上报给了陌孤寒知道。 陌孤寒龙颜震怒:“天子脚下,法制之都,竟然就敢这样仗势好勇斗狠,而且明目张胆地纵火行凶,不顾百姓安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些郡主世子在自己封地之上是何等猖狂!” 陌孤寒那是一呼百应,他一开口,下面百官自然就有随声附和者。 “皇上此言绝非危言耸听,自古以来,但凡位高权重者,子女纨袴膏粱者多,全都目无王法,仗势欺人。” “臣也有耳闻,尤其是南陵王手下握有重兵,在自己封地之内,一手遮天,百姓敢怒不敢言。” 一时间,对于三位藩王多有弹劾。 群臣里自然也有与几位藩王有交情者,此时一看风向不对,哪里还敢插言?皆站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查看事态发展苗头。 邵子卿上前一步,悠悠道:“此事影响过于恶劣,委实不能一笑置之,乱了我长安法纪。其根本就在于几位藩王这些年来拥兵自重,过于自我膨胀。依微臣之见,应当宣召几位藩王进京,小惩大诫,以儆效尤。” 陌孤寒余怒未消,转头问辰王:“辰王之意何如?” 辰王不过略一思忖:“邵相言之有理,不过,三位藩王路途遥远,若是宣召进京,未免有些劳师动众。而且,三位郡主之间好像有些矛盾,三人齐聚京城,若是都爱女心切,见面未免会有口角矛盾。 此事,依照小王来看,不管起因为何,谁对谁错,都有罪过。不如各打五十大板,给三位藩王各自下一道谴责书,斥责三位藩王纵女行凶,教女不严,依仗手中兵马,乱我长安法纪。且看三位藩王是何反应。 若是认罪态度良好,知错就改,赔偿百姓损失,消除不良影响也就罢了。若是三位藩王据理力争,不肯认错,那就自然另当别论。” 陌孤寒心中早有计较,自然清楚绝对不能让三位藩王齐聚京城,因此颔首道:“辰王顾虑极是,三位藩王劳苦功高,朕一直感念他们的功劳。此事也不想过甚追究。便依照辰王所言,立即颁下罪诏,命三位藩王深省己过,以观后效。若是执迷不悟者,其世子想必也没有世袭藩王的资格。” 几位藩王刚刚还沉浸在对于韩玉初研制出来的诸葛连弩的震撼之中,各自的密报就已经送到了手里。 送信的人将其间来龙去脉一说,三人起初时全都义愤填膺,觉得对方做事简直欺人太甚,为了个选妃竟然不择手段,将往日之间的情分也置之不顾了。 但是细咂摸咂摸,又都隐约觉得不对味儿。只是山高皇帝远,不清楚究竟是怎样的来龙去脉,也无法做出决断。 紧跟着,陌孤寒的罪诏便快马加鞭,送到了几位藩王手里。 罪诏上面说得清清楚楚,就是谴责几位藩王拥兵自重,管教不严,致使世子郡主们仗势欺人,如今整得整个京城民怨沸腾,因此皇上下旨,让几人全都自省悔过。 藩王们重金打点前来下旨的信使,又是好酒好菜地招待着,旁敲侧击地打听当今皇上的心思。 信使将朝堂之上百官弹劾,皇上龙颜震怒一事一五一十地一说,几人不约而同地心里全都打起了小算盘。 皇上这下旨让自己自省,分明就是想看看自己如何悔过,再定夺如何治罪。 自家不成器的女儿如何处置,倒是不甚打紧,这也不过就是个由头,这罪名可是可大可小。 陌孤寒差遣了前往西安王处宣旨的大臣,与西安王暗中正有交情。 西安王就请求指点迷津。 这大臣也不瞒着,直白地告诉西安王:“虽然皇上并无撤藩之意,但是向来忌惮他南陵王手中的兵权,早有削减之意。俗话说树大招风,便是这个意思。皇上此举,应该就是有削减兵权之意。” 西安王不禁就是一怔:“我若交出兵权,岂不成了待宰羔羊?” 那大臣不屑一声冷哼:“难道就凭借你手中这点兵马能与朝廷抗衡?你能抵挡得了太平将军那三万太平军?那些血肉之躯能抵挡诸葛弓弩的威力?” 西安王又是一怔,想起前几日收到的密报:“韩玉初改良过的那弓弩难道果真那样夸张?” 大臣眯着眼:“你可知道今年皇后伤重之时,西凉人用血参换走了长安的三千弓弩?” 西安王点头。 “一支血参可起死回生,那西凉国主年老体衰,却甘心将血参拱手相让,换了弓弩,你可知道为何?” 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