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竞争?呵呵。刘明坤:王院士,就是不听劝、太固执了! 在梁静叶的小组离开以后,王浩马上就写起了项目申请资料。 smes储能电池的研究,可不是临时做出决定的,反重力应用于航空航天是大方向,他们和航空集团有合作,也一直都有研发反重力飞行器的计划。 虽然已经有了反重力技术,甚至减重已经能超过百分之九十,但想要制造飞行器还是很不容易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反重力设备本身非常的重。 第二就是制造反重力场,需要高强度持续的电功率。 这两个问题中,每一个想要解决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早在一年之前,他们就有制造高功率电池的想法,只不过一直在投入其他方向的研发,飞行器其他方面的论证也没有解决。 现在航空集团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都已经制定了大方向,才明确要研发反重力飞行器。 王浩的研究组,也包括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研发的自由度是比较高的,甚至可以不打报告,直接投入做研究。 但是开启一项重大的研究还是要成立研究组。 一方面是方便招收相关人员,最好是上级以及航空集团帮忙组建研究团队。 另一方面也牵扯到大规模研发资金的使用问题。 正常递交申请材料以后,自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上级部门以及航空集团,也会给予支持,研究就会顺利很多。 …… 其实就像马学兵的判断一样,上级部门早就对潘东的smes技术团队不满了。 在阿迈瑞肯方面宣布即将建造大型的smes储电基地后,上级部门就更加不满了。 潘东的smes技术团队,拥有足够充沛的经费,还有超导工业公司支持的最高端材料。 为什么投入研发了两年时间依旧没有成果? 他们所制造出的实验品,有一系列的问题想要解决,完善似乎是遥遥无期。 针对一个大型项目来说,花费几年、十几年进行研究也正常,但在国际超导领域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研究的时间延后太多,就有些无法接受了。 当看到王浩提交的资料,知道他将会组建团队研发smes电池后,上级部门马上就给予了批准,甚至还让潘东的团队配合提交材料,来帮助加快王浩的研究速度。 上级部门想的也很简单,“smes电池太高端了,不一定能研发出来。但即便是研发不出来,能完善smes技术也不错。” “单单靠潘东来做,估计还要等很长时间。” “现在是两个团队一起做,就有了竞争,有竞争才有动力……” …… 王浩提交了资料以后,就很淡定的等着团队组建,以及上级部门、航空集团的支持就可以了。 类似的事情,也根本不需要他插手。 等一切都准备好,他的工作就是率领新团队做研究。 当时间空闲的时候,他还是会研究一些理论的问题。 在湮灭理论的问题上,王浩已经很少去专门做研究了,因为国际上有很多学者都在做相关的研究,近两年时间也有了大量的成果。 他一个人做理论的研发,即便是效率再高,也不可能比得上几百、上千人,尤其牵扯到一些普通的领域,根本就没有必要。 对于王浩来说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和‘任务二’有关的内容。 【任务二:寻找增大空间挤压的现象(难度:s)。】 【灵感值:11。】 这个研发任务的难度是s级,正常s级难度的任务,几个月时间怎么也够了。 显然。 ‘寻找增大空间挤压现象’,依靠的并不只是理论、思考,需要的更多是‘运气’。 如果能发现一种现象和增大空间挤压有关,灵感值肯定能够快速增长。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任务也只增长了十一点灵感值。 这个数字可以说非常可怜了。 现在王浩唯一知道的是,‘增大空间挤压现象’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个因素就是反重力,准确的说是‘降低空间挤压场’,或者称作是‘质量场’,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磁场。 “增大空间挤压,和磁场直接相关……” “什么现象和反重力、磁场,都有关系呢?肯定不是现在的反重力实验……” 王浩参与过无数次的反重力实验,为了寻找增大空间挤压的现象,他还专门去设计过几个实验,可惜到最后一无所获。 一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找到准确的方向。 “难道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电磁力?”王浩思考着,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他之前以湮灭理论,完成了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