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鹤和其他两个测试员,都是经验丰富的战斗机飞行员,而带有引力场设备的主舱室,可要比战斗机驾驶舱的环境好太多了。 主舱室,感受到的加速非常微弱,甚至大部分时间感受不到,也只是存在引力控制微弱差异导致的‘晃动’而已。 他们不需要承受身体上的强压力,需要承受的只有心理压力。 整个测试过程中,他们甚至有时间在主控舱内走动,还可以去其他舱室转一转,唯一需要的就是完成测试任务。 因为测试大部分环节都是由主舱室的测试员手动控制,也就让地面控制室轻松了很多,他们要做的也只是实时监测而已。 这时,光压发动机已经启动,开始缓缓的加速升空。 加速,是逐渐加快的。 外界看到的画面是,光压发动机缓缓悬浮起来,随后慢慢的加速脱离地面,五公里近距离拍摄,再加上镜头的去强光效果,也能让直播镜头看的更清楚。 那个场面真像是外星飞碟升空。 很多人都感到震撼,“虽然看过很多光压发动机飞行画面,但这一次还是很震撼的。” “这是距离最近的一次,而且镜头清晰度非常高。” “舱体好像还有很多玻璃圆孔?看起来有点像是民航科技的窗户……” “那应该不是窗户吧?” “可能是激光武器,可能是推进孔,总之,不是向外喷光压,就是向外喷激光,谁不相信可以用贴近用眼睛朝里面看看。” “那估计会被融化吧……” 在舆论的讨论中,光压发动机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透过了云层变成了空中的小亮点。 第一媒体的直播里,连线的是航天飞船公司副总经理许茂华,他并介绍起了测试内容,“现在我们能看到光压发动机已经变成了空中的亮点。” “这个镜头来看,距离地面已经超过一万米,它会一直持续的加速,一直加速到百公里高度。” “在超过百公里高度以后,才会开始减速滑行,减速过程会一直持续,直到六百公里左右,会执行释放卫星的任务……” “中途也会加速变换方向,是为了卫星释放做准备。” 许茂华稍微提了一下减速问题,他并没有做出清晰的解释。 实际上,光压发动机的减速也是个问题,进入太空或宇宙中,发动机加速反倒比减速容易的多。 目前,发动机有两种主动减速方式,一种就是反向减速,也就是让光压发动机‘掉个头’,继续开启光压推力进行减速。 这种方式涉及到转向问题,倒是进行过几次测试,但现阶段还是不要冒风险,毕竟接地球区域运作起来,是有一定风险的。 第二种方式就是开启前方的小型光压推进器。 小型光压推进器,比后置的大型激光推进装置,功率相差百倍以上,一般只是用于方向的调整。 如果是用于减速,效果就相对比较差了,主要还是因为高压发动机太重了,推力不足减速就会很慢。 太空测试过程中的减速,主要是利用地球引力的拉拽作用,让光压发动机进行滑行减速。 这样的减速方式,效果依然不理想,主要因为距离地球表面越远,引力拉拽效果就会越差,减速效果自然也不强。 所以光压发动机升空过程中,主动高的加速过程只持续到百公里,后续就会关闭光压主喷口,让发动机进入到‘滑动减速模式’,后续的升空过程,大部分也都会是进行‘滑动减速’。 在高度超过400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