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中: “北京来电,王招弟老师。线路刚刚检查过。” 张翰像抓救命稻草一般抓过来。然而讲了几分钟,他的心情直接跌到冰点。 图海川现在不能来成都。“按事态发展的趋势”,以后也不能来。事实上,眼下他根本不能出北京的总指挥部。“总指”方面的调查口径,电话里当然不能讨论,但张翰听得出她的焦虑。 “成都指挥部的调查有什么结论了吗?告诉我有没有就行,不涉及保密问题。” 张翰眉头紧皱,字斟句酌:“有两种可能的理论。离下结论还有一段距离。” 对面一分钟没说话。张翰虽然不快,还是能理解。这个“结论”的责任分量,任何人都承担不起。 “两种比一种好。每种理论都有推论和外延,就像植物在生长。北京是个做事谨慎的地方,理论会朝着常识认为安全的方向生长,但有可能不太健康。四川气候滋润,草木茂盛,可能会长得野一点,健康一点。很难说谁好谁坏。只是,这件事的理论一旦长成结论了,后续操作就会进入不可逆转的程序。所以决定因素不是安全,也不是健康,而是速度。先入为主。” 张翰张口结舌。她胡扯些什么啊?难道自己不够资格跟语言学家交谈? 虽然听不懂,话里话外弥漫的沉重,突然让他也抓紧了脚趾,莫名焦虑。 对面的声音倒轻快起来:“小周带过来那两段视频,还有前面两段的描述,海川已经收到了,正在仔细看。我这就把他还给你,今晚飞机回成都。小周是我们看着成长起来的,就像自己的孩子。请张总多多关照他,他有什么要求,就抽一点时间听听。海川去不了,他回去也差不多的。” 张翰勉强应付两声,挂电话时鼻孔里喷了一口气。名气这东西真靠不住。名满天下的王老师,搞起裙带来跟大领导夫人也没什么区别!她那调调,真把自己当成夫人了? 他记得王招弟也是伯克利毕业的。都是海龟,回国之后的同化程度差这么远?现在想起向雄关,年轻人似乎没那么讨厌了。 第14章 教争 “史上最伟大的黑客是这个人,凯文·米特尼克。” 中校在外网资源屏幕上显示了一张带美国联邦通缉令的老照片。 凯文·米特尼克 kevin mitnick 张翰进来打断分析组讨论时,石松都有点不爽。中校毫无怨言,还花了几分钟准备报告图文。张翰浑身舒坦:军人就是军人,做事有章有法。 “我参军之前是个混混。那时候我鄙视凯文。他12岁破解市政公交,16岁侵入北美防空指挥系统,被fbi抓住之前已经黑进fbi的内网。这样的天才,洗白之后写了一本书。我刚入门就迫不及待找来读。就是这本:《欺骗的艺术》。2002年的书,到今天仍然是洗脑必备。 “当时我还没看完就差点被他气死,把书扔了。他不讲技术、不讲理论、不讲系统,只讲怎么坑蒙拐骗,从真人那里把账号、密码、手册和组织架构情报弄到手。这一套东西他取了个漂亮名字叫‘社会工程’,在我看来和江湖骗子的手法没区别,骗的东西不一样而已。依靠的不是技术,而是人的心理盲区、懒惰、轻信、无知,或者纯粹是注意力不集中。 “进了军队,真刀真枪干过,我才认识到凯文的伟大。他不到20岁就领悟了黑客的精髓:信息系统最弱的一环永远是人。机器和程序的漏洞可以补掉,人这个最大的漏洞却没法补。因为人不是机器,双方语言不同,人跟机器之间的界面总有一道不协调的裂缝。 “凯文攻击一个人的手段花样很多。可以很简单,比如翻垃圾。可以很白痴,比如直接开口问敏感信息。也可以很狡诈,比如使用一套精心设计的话术。他厉害在对信息系统的理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从哪里下手。攻破一环之后,不起眼的信息可以被用来攻击下一环,漏洞雪崩扩大,直到达成目标。” “万国宝是怎么攻破所有安全系统的?我认为它是一个大号凯文,大十亿倍。它的社会工程也大得不能再大:等于整个信息社会。就算单点比较,它搜集信息也比凯文容易多了。它装在每个手机上,大部分计算机上。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它真正理解语言的含义,所有语言。它掩护朱越时控制了所有的警用摄像头,所以我们也必须假设:它能够获取所有联网摄像头的视野。手机的、家用的、公用的、企业的。也就是说,仅限中国,它的眼睛数量比中国人口都多,遍布所有空间。它还能听见,这是作为翻译系统的原生功能。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