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龙骨焚箱

龙骨焚箱 第74节


坑要小,但估计也得有个三四百米,更不可思议的是,坑口不是露天的,如果有飞机从上空掠过,机上的人绝不会发现这儿有个天坑,只会以为是普通的山坳——因为坑口之上,仿佛拉起了一个绿色的巨盖,把这个巨大的天坑深洞给遮掩住了。

    神棍接连咽了好几口唾沫,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因为站得近,他可以看得很清楚:那个巨盖,远看是一片浓绿浅翠,实则萧疏空漏,是无数藤蔓叶枝蜿蜒交联而成的,但藤蔓叶枝,怎么可能打横生长,而且长度如此惊人,以至于能把坑口给遮挡住呢?

    这必须得人工牵引,但问题又来了:那得有多少人力、得是多大的工程啊。

    他蹲下身子细看,这一看,真是连发根都要竖起来了。

    居然真的是以人力牵引的:近乎圆形的坑口边缘处,每隔一段就有一个楔入崖缝的长形支架,支架上铜绿斑斑,极有可能是青铜的——如果猜测靠谱,应该是古早时候,有人以楔入岩壁一圈的青铜支架为支撑基点,牵绳绾结,像农家小院搭起丝瓜架一样,在这个坑口张起巨网,然后引藤蔓叶枝顺着绳网自行缠绕、一路攀长,直到长在一处,形成天然的绿盖。

    多年之后,当初的网绳都已经朽烂跌落,只剩了青铜支架,但接连成盖的藤蔓叶枝却还依旧坚-挺。

    ……

    不对,也不对,神棍晃晃脑袋,否决自己的猜测:这得多长的藤蔓啊,听说这世上最长的植物是棕榈藤,只要有足够的长度供其攀援,能长到四百多米,但那是在热带雨林,湘西不具备这个气候条件,就算有,按照生长速度,长到百米之长,得要近千年,期间地质灾害乃至旱灾涝灾无数,你如何能保证它恰好长成个“盖子”?

    耳畔传来孟劲松和柳冠国的絮絮对答。

    孟劲松:“无人机飞不了吗?”

    柳冠国:“飞不了,这边磁场有些特殊,电子设备都有点瞎。”

    孟劲松:“srt呢?”

    srt是固定在岩壁上的单绳升降装备,又称“单绳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一根绳上实现自如升降,广泛用于洞穴探险和深入地下。

    柳冠国:“也就是个摆设,你知道,有飞狐的。”

    孟劲松:“降落伞、翼装飞行服都不行?”

    柳冠国:“下头可见度太低,地势又复杂,操作起来难度太大,再说了,也怕飞狐。”

    神棍觉得“飞狐”这名字挺熟的,好像在哪里听过。

    孟劲松叹气:“看看,这么多年了,科技都发展到这份上了,我们还是得用段太婆的老法子。”

    柳冠国在边上附和:“就是。”

    疑团太多,神棍没忍住:“孟助理,这个……”

    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眼前这些结连的藤蔓:“都是山鬼的手笔?”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孟劲松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山鬼的谱志里从来没记载过。”

    “那……山鬼会定期维护保养吗?”

    孟劲松继续摇头。

    没人来养护,在山鬼的认知里,山胆的所在几乎是个“禁地”,跟“不探山”差不多,再说了,山势险峻,林深路险,只是到这崖上,就已经困难重重了,连久居湘西的山户都很少会过来探看,更别提什么“维护保养”了。

    也许是几千年前,最初的那位祖宗奶奶,藏起了山胆之后,又以惊人的手笔,布置了这道瞒过众生眼的绝妙屏障?

M.xIAPe.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龙骨焚箱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