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战后供给,直使得蛮狄战力大增。 这般情况下,当北疆将领再次请求提供粮草时,朝中难免出现反对的声音。 又逢夏日天旱,北疆的将士重要,难道其他百姓就不重要了吗? 当然也有人坚定认为,这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想办法击退北狄,不然等北疆全面失守,只怕关内将迎来灭顶之灾。 朝上两派人马各有说辞,立场虽不同,但人人都说得在理,便是皇帝也无法指摘任何一方的错处,更难以下定决心。 哪怕到后面,时序以时归的名义捐出数十万两白银,可这笔钱砸出去了,不过掀起极轻微的水花,很快又归于平静。 他可以帮朝廷解决一时之急,总不能一直捐钱捐粮,以一己之力养着整个北疆的军队和千千万的百姓。 且不说这会不会遭到皇室的忌惮和暗害,就算他真能不顾一切,以当下时家的财力,支撑三五月尚有可能,再长久了,就算吸干他的骨髓,也没法再多挖出来一点。 以一人供养天下人,实是天方夜谭。 在第一次捐银后,无论朝堂上吵得多厉害,时序再没有出过声,不管是公堂上还是私底下,也不管是谁问,他都缄默不语。 提供一二意见可以。 掏钱?门都没有! 为解北狄之患,皇帝连下十二道调令,命附近的驻军前往支援。 却不想,支援的士兵没有抵达,隐藏在城中的叛徒先有了动作。 北门关一战,数万士兵不及迎敌,先看见了被向两边打开的城门,下一刻,北狄蛮人蜂拥而至,箭雨齐下。 谁也不曾料到,这等生死关头,作为最后一道关口的城门,反成了最容易突破的地方,大周将士死伤近万,更有无数将领被截杀在军帐之中,至死才知—— 原来那导致了数月败仗,又下令大开城门的人,正是北疆戍边大将段之宪。 也是整个北疆大营的最高统帅。 将军及其手下亲兵投敌,给整个北疆带来致命打击,当时就有许多士兵生了退却之意。 而就在北门关即将失守之时,反是被许多人所提防不屑的司礼监监军,带人站了出来,亲涉险地,拿了敌方将领的项上人头。 后又有数位无名小卒站出。 他们本是在兵营中最不显眼的存在,甚至还有专管饲马伙头的小卒。 可当他们冲入沙场,众人才发现,就是这些不声不响的小人物,有着面对敌人时最无畏的勇气,在这等勇气的映衬下,他们高超的身手和绝世的武功,反不那么重要了。 北门关一战,司礼监监军率人鏖战十日,以近九成的伤亡,终得以将北狄赶出关内,城中无数尸骨,也彰显着战争的惨烈。 消息传回京城,引得满朝哗然。 但比起追究罪魁祸首,眼下更重要的,当属北疆的防守问题。 毕竟之前那场战役后,北门关内的士兵只剩下寥寥数千人,但凡北狄再有进攻,这些人实难抵挡,北疆失守,几成定局。 朝堂上争吵两日,却也吵不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来,最后反逼得太子自请亲征。 虽然近几年来,朝臣对太子不娶不纳,亦没有子嗣的行为多有不满,更是多番怀疑,太子殿下莫不是身有隐疾。 但不满归不满,太子除了这一丁点儿l的小问题,其余各项,皆挑不出半分差错。 既然如此,他们又岂能坐视太子涉险? 何况北疆战报上不是说了,此次能退敌,多亏了司礼监的监军,若非他们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只怕结果截然不同。 而只是两个司礼监的提督太监就有如此本事,那换做掌印大人…… 众人点到为止。 朝上的事情可以慢慢讨论,北疆急况确是刻不容缓,皇帝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谁去支援,但下朝后,望向时序的目光却变了。 不知出于什么考量,三日后,时序自请前往北疆,领了虎符,成为大周建朝以来的第一个执掌兵权的太监。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