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已经出现转机的谈判,又因为订购的飞机数量而耽搁下来。这个时候,正好杨震凑了上来。苏联人趁着这个难得机会,快速的与美国人达成了购买协议。不仅全部按照美国人的要求,订购了全部的飞机,还顺势额外订购了数量高达一千台的发动机。 这笔生意双方做的是皆大欢喜。美国人甩掉了这种在他们看来性能低劣,连充当教练机也被人诟病极多的飞机。又保证了之前从贝尔公司订购的三百架飞机合同可以顺利的完成,以便利用外售合同来提高自己飞机的产能,为今后参战做准备。 苏联人则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飞机发动机技术,以及可以对自己新式战斗机生产提供参考的西方技术。尤其是其三十七毫米航炮,让一贯喜欢大口径武器的苏联人喜欢到了极点。 要知道这个时代这种战斗机装备的这个口径机炮的可是独一份。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坦克主炮也不过是三十七毫米。这种装备大口径机炮,自封闭油箱,无线通讯器材的飞机在苏联人看来,无异于是一种空中坦克。 实际上美国人之同意出售这批飞机也是有苦衷。这批按照美国陆军节约费用的要求降低性能生产出来的战斗机在交付后,让美国陆军航空兵吃足了苦头。美国飞行员对这种新式结构的飞机极为不适应。就连充当教练机,也没有几个飞行员愿意使用。 当初美国人订购了八十多架,不到两个月摔了一半。剩下的五十多架只得封存起来。而取消其余的订单,贝尔公司死活不干。为了保住这种自己第一种量产的飞机,贝尔公司通过拉拢国会议员给了陆军相当大的压力。 可美国陆军死活也不愿意拿出钱去购买这种不受欢迎的飞机。要知道为了在波兰战役结束后,寻找一种可以与德国梅塞施密特一零九战斗机抗衡的战斗机,以便替换老式的p三六战斗机,美国陆军在贝尔公司的鼓吹下,后续的订购数量高达一百零八架。这对资金被国会卡的厉害,远不是后世财大气粗模样的美国陆军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钱。 而更要命的是美国人为了解决已经参战后才发现自己战斗机产能,远远不足以满足战争需要,临时扩充产能已经来不及。虽有性能远远超过美式战斗机的喷火式战斗机,但生产的数量远满不足需要的英国飞机产能不足的问题。 当然这其中也有祸水东移,想将这笔烫手合同转让出去的原因在内。在将这种飞机性能吹的天花乱转后,不仅大方的将自己后续订货转交给了英国方面,还自作主张的一口气替人家订购了二百架。 只是英国人虽然急病乱投医,但并不傻。发现这种飞机性能并不适合自己后,在第一时间提出了退货。但被担心在出现美国陆军同样结果,利用美国充足的产能,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便完成了生产合同的贝尔公司坚决拒绝。 在被坚决拒绝后,无计可施的英国人答应这批飞机自己可以先付款,但美国人必须找到销路。等卖出去后,再将资金返还给英国人。两边正在打嘴仗的时候,正好赶上苏联人送上门来。双方,实际上是三方也就皆大欢喜了。 为了避免苏联人像英国人一样后悔,美国人甚至答应在两个月之内将这批飞机运过来。当然两个月之内,苏联人也要将剩下的货款全部一次性付清。至于被那些涡轮增压器更简单,从美国陆军订购的p四零战斗机发动机上拆过来按上就行了。反正美国人一时半会也不着急用。 虽说转让涡轮增压器这种新式技术,让美国人有些心疼,但看在这么一大笔合同的份上,也就不在追究了。至于当这批战斗机出现在东北上空的时候,暴跳如雷的日本人分别向美苏两国抗议的时候,却享受到了踢皮球的待遇。 美国人说这批飞机是出售给苏联人的,苏联人怎么用跟他们无关。而苏联人强调这批飞机是美国人卖的,是完全的商业行为,他们不可能插手,也管不着。这批飞机又不是自己的制式装备,自己并无违反与日本人达成协议的行为。要抗议,找美国人去。 被双方推来推去,踢了一顿足球,除了抗议却找不到任何的办法的日本人。无奈只得吞下这么一大只苍蝇之余,更加坚定了南下的决心。 美国人以为自己占了便宜,甩掉了这批垃圾。苏联人则以为购买到了新式的战斗机,却没有想到最后便宜了杨震。虽然这并非是自己最想要的战斗机,但自信对这种战斗机有一定了解的杨震,相信可以指导自己的飞行员将这批实际上性能相当优良的飞机用好。 只是后续的发展让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苏联人并未将包括美国人额外赠送的自己手头剩下的五十多架在内一共三百五十八架战斗机全部转交给杨震。自己直接干脆的扣下了三十架。 在苏德战争爆发时,损失太大的苏联空军想起了被自己拆卸剩余后,被作为储备的二十五架这种飞机。手头严重缺少新式飞机的苏联空军什么也顾不得了,直接拿出来使用。却没有想到这种在美英大受抨击的战斗机,在苏联空军却极大的受到了欢迎。 在接受美国援助法案提供的战斗机时,更是指名要这种飞机。这几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