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某位当事教师。 这只是含糊一笔。但哪怕季寒川不懂新闻学,也知道,此类写法有些不妥当。但眼下,这是一场“游戏”。 很多事,不能以常理判断。 季寒川把合订本放回原本位置,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第125章 小区 海城是一座很大的城市, 有两千万人在其中饮食起居、工作生活。一中失踪的千余人是近来最大的案子,但也没到占据所有警力的地步。 无数起猝死集中上报, 警方焦头烂额。他们原本不觉得这是“案子”,大约只是当代社会,年轻人压力太大。可忽然有同事迟疑道:“可能是我太较真了吧。但这几个‘猝死’现场, 是不是有点共同点?” 旁人一怔。 “他们的鞋子,好像都是鞋尖对着头的。” 旁人:“……这也, 没什么,吧?” “不是啊,鞋尖对着床这本身挺正常。有人就是这么上床的, 可你看,这两个鞋子, ”拿出一张现场照片,“摆的整整齐齐!当然,不是说人家不能整整齐齐, 可既然都‘特地摆’了, 为什么不是摆成方便早上穿的样子?一家两家是这样, 算是个人习惯。可这些全部都这样……鞋尖还都对着枕头。” 这段话说下来, 警局一片寂静。 无数人心底发毛, “你你你,别说了!” 提出这点的人忍不住道:“头儿, 你说呢?” 办公室里, 中年人狠狠抽了一口烟。 “把这几天的猝死案搜集一下!晚上都别睡了, 给家里发个消息!干活儿!” 在这同时, 季寒川站在一个老旧小区门口。 他手臂上又多了一条疤痕,“天”字后的“正”成了三笔。 上面照旧垫了一条卫生巾,被衣服裹住,从旁人角度看,不觉得哪里不对。 老旧小区往往物业很差,季寒川从容地直接进去。不用刷卡,也没人要他登记。 脚下水泥地很多地方已经碎了,季寒川绕了一圈,找到小区内老太太们集中织毛衣,聊家常的地方。是个小花园。 他长得好看。只要愿意,就能嘴甜。这会儿三言两语,逗得老太太们满脸是笑。最后问,“阿姨,侬晓得陈老师住辣啥地方?” 被这么个俊俏小伙儿喊“阿姨”,像是自己也平白年轻十岁。只是季寒川的问话,让老太太们倏忽怔愣。原本热闹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寂静。 季寒川心中反道:果然有戏。 他还是笑眯眯蹲在那里,看起来无辜又乖巧,小脸白嫩,嘴巴甜,眼睛也亮,睫毛纤卷,好像电视上都再难找到这么可心的孩子。 一个老太太问他:“侬寻伊是做啥额?” 季寒川想好了。他解释,说自己在读新闻,最近老师布置了作业,让他们对海城过去发生的某件事做一个追踪报道。 自己小组成员选择了当年那场舞弊案。 一边说,一边在身上摸。最后无奈地挠挠头,说自己忘记带学生证。 这话说的,破绽百出。只是他现在面对一群老太太,又有相貌优势。老太太们先入为主,觉得季寒川是好孩子,乖巧可爱,惹人心疼。于是此刻叹口气,相信了他的话。 其中一人说:“伊搬场了。”早在当初舞弊案闹出来,有记者在报纸上写了小区地址,那位陈老师就匆匆搬走。 季寒川想了想,问老太太们,知不知道陈老师搬去哪里。 老太太们相互看看,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