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些海鲜干,腊肠腊肉之类的,就是新鲜的肉类也准备了不少,鸡蛋更是买了上百个,看得身后跟着的兵哥瞠目结舌。 等到了七点半多一点,渔岛外面这个称为青阳镇的商场开门了,林夕再次开始扫荡,因为距离冬天已经不远了,又是在海岛上,所以防潮防寒都要一手抓,所以棉花被子之类的还有成衣外套也买了好几套,热水壶暖水瓶的更是买了三四个,炉子也不知道那边有没有,也买了一个能下面条的那种小炉子。 各种要票才能买的点心和罐头更是买了好几袋,都另外拿了一些布袋子装上。 等出来的时候,身边跟着帮忙的两个汉子身上已经没地方挂装东西的布袋子了。 出来后,林夕还想去供销社看一看,两个兵哥哥赶紧换人跟着林夕,林夕在供销社又扫荡了一番,几位轮流帮着提过东西的兵哥只觉得这位买起东西来,简直不当钱票是钱票。 殊不知,林夕为了跟着沈廷余过来,已经换了很多的票证,钱更别说了,光是自己的私库就有好几万,在当今的购买力环境之下,她买这些用的,还只是九牛一毛的一毛。 好不容易东西都买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孩子由林夕抱着,沈廷余也帮着拎自家的东西呢,还不忘看顾妻子儿子,等到了穿上,找到位置坐好了,东西也能暂时放在地上,沈廷余才从林夕的怀里将好奇的沈遇林给接过来。 “哎呦,这小孩长的真好。”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 林夕侧头看去,在自己右后方的位置,有个眉目舒朗的大姐,年纪估计也就三十出头,看着就很好接近。 林夕对着她笑笑:“谢谢您的夸奖,你们是岛上的家属吧,今天是来补货?” 大姐见林夕看起来也很好说话的样子,就凑过来一点,跟林夕自我介绍:“是啊,这岛上的东西是真不齐全,不过习惯了也就那样了,我早两年就来了,最小的孩子跟你们家的这个也差不多,我叫张爱华,这是小崔,她是食堂做事的,打饭的窗口都是大荤菜!” 张爱华挤眉弄眼的,估计是暗示林夕要跟这小崔打好关系,搞不好有福利之类的便宜。 林夕入乡随俗,也没有故作清高的拒绝,也热情的对小崔打招呼,见她怀里抱着个两岁左右的女娃娃,林夕还打开了脚边的一个布袋子,掏出了几片桃酥,分给张爱华和小崔,以及小崔的孩子。 小崔接了过来,细声细气的问林夕:“你们是岛上新来的工人和家属吧。” “是啊,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就要长住在岛上了,还希望两位多多教教我,在岛上怎么便利的生活。”林夕点点头,没纠正那个工人之词,反正研究员什么的,也算是被特派的工人吧。 “那肯定的,互相帮忙嘛。”张爱华没舍得吃桃酥,这桃酥价格不低还要票,她情愿带着回去给家里的孩子吃。 “大姐你也吃啊,一会我们安顿好了,还想请大姐带孩子来串串门热闹热闹呢。”林夕客气的劝了一句。 张爱华哎了一声,听出林夕的意思是回头会再给她孩子送点心,就张口吃点心了。 桃酥自然是香喷喷的,估计是这两天到的新货,一点都不潮。 小崔没继续说什么,低头喂着孩子吃桃酥。 张爱华也开始带着林夕说起了岛上的生活。 “这我们住宿的地方啊,分两块,干部研究员之类的呢住的是有带院子独门独户的小院子,其他工人家属或者是军嫂之类的,都是住在前几年加盖的筒子楼里,要是能住小院子是最好了,烧饭种菜什么的都很方便,不像筒子楼的住户,还需要下楼走一段路去照料自己的菜地。” “不过小院子也有弊端的,家里做点什么吃的,有点什么东西,都能被人看得一清二楚,隔音也不怎么好,还难打理……” “您说这些干嘛,多说说筒子楼,更方便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