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负责上半场,一人负责下半场。 然后从32首奏鸣曲中抽签选出一部作品,对该作品进行从头到尾的完整演绎。 出场先后顺序与作品熟悉程度,全靠平日积累和当天的运气。 什么,下半场的沾光?不不,您错了,下半场也是登台后才能抽签选作品,不存在任何时间优势。 所有听说过该规则的专业人士皆连连摇头:这个比法儿有点忒狠,而且太托大了! 尤其几位大牌钢琴教授,对这种比试方法非常不齿:孙俊德,你以为你是谁,拿个大奖就开始飘啦? 你把华国音乐学院对艺术最严谨、最崇高的追求扔哪儿去了,把音乐厅当什么,江湖卖艺的跑马场? 就算你拿过国际大奖又如何,32首贝多芬奏鸣曲你能弹精炼其中一半就很不容易了。想把每一首都练到可以不假思索,坐下就能弹奏的出神入化的音乐会标准…… 一旦抽到练习少的作品,或个人状态稍有不适,好容易积累的人气与一世“英名”,只怕会损失惨重。 呵呵,为了钢琴系所谓的声誉,为了赢,你是不是疯了! 至于音乐学系那位“业余选手”就更扯淡了,巴赫作品专场你的确表现不俗,可谁知道那是不是你提前准备好,练过多少年的保留曲目。 贝爷32首奏鸣曲中的随便哪首,凡练过的人都知道,弹好得费多大劲儿。 这32首,先别说曲曲演奏精彩,光是把它们完整流畅,不结巴地一水儿弹下来,得花费多少年的心血,投入多少精力才能做到? 这代年轻人真逗,既没数还蛮干,居然搞个临场抽签,真是狂的没边儿了。 专业大牌选手尚且遭遇质疑,这位业余选手,此等找揍打脸的方案仍敢应战,纯属勇气可嘉。 估计这回,她也只能靠勇气了,间或靠点儿烧香拜佛日夜祈祷得来的不太靠谱的运气,硬着头皮往前冲。 想想也是,即便肯定是输,死于高手剑下,能借机稍带宣传下自己,怎么算她这拨也不亏。 音乐会恰逢周五,闻讯而动的吃瓜群众人山人海——这场音乐会,不光在附近的兄弟院校间被当做超级奇葩的事件广泛传播;在关注孙俊德的乐迷中更是早已传遍。是该时期该领域的人民群众,茶余饭后不可多得的热点话题。 画风如下: “听说了吗,孙俊德要开音乐会啦!” “哇,听说是32首贝多芬奏鸣曲现场抽签,抽到哪首弹哪首,这水平,这底气真是给他跪了,阔怕……” “艺高人胆大,要不人家怎么能拿下国际大奖。” “是胆大,大的快包天了……真扯,太敢玩了,我一定得去现场围观……” “你说他们抽签不会作弊吧,其实弹哪首是早定好的,纯粹搞个噱头逗我们玩,用这种办法扩大宣传?” “谁知道……反正这热闹我看定了,能不能现场检查一下他们的签?嗨,其实啊,早准备好曲目也行,听孙俊德现场演奏贝多芬,还不收费,挺期待的。” 人民群众根本不屑于讨论李如意,因为与孙俊德的光环相比,她就像月亮旁边的一颗——陨石。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