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建设方面,钢铁实际上是全盘接受了老托的理念——通过搞集体农庄从农民那里获得第一桶金,然后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工业化。 历史上,钢铁先是联合布哈林,打着优先建设农业的想法干翻了执意工业化的老托,然后上台之后就翻脸不认人,把优先发展农业的布哈林也打翻在地,这才坐稳了第一把交椅。 而现在,因为列宁的存在,托洛茨基恐怕不会被批臭之后流亡国外,他的部分执政理念将被付诸实施。从列宁在革命期间的表现看,他也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人,为了应对帝国主 义的全面封锁,为了保证苏维埃政权生存下去,他不会反对工业化。 而全面工业化是需要大把银子的,需要的恐怕是天文数字一样的资金投入。而对当时的俄国来说,那真心是囊中羞涩,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必然的,那就只能厚此薄彼。只能先盘剥农民积累原始资本,必然要走集体农庄之类的集体化或者说公有化道路。 之前从推广战时共 产主 义政策看,不管是托派还是列宁派,对这条路子是相当满意的。俄国既然要这么走,芬兰特别行 政恐怕就很难例外了。 而李晓峰知道,这是一条死路,至少对当时的俄国来说是走不通的,不光走不通,恐怕最后还要弄得天怒人怨。所以,他决心争取一下,既然有后世和谐国的“先进”经验,利用一下,哪怕只能利用少部分经验实验一下,也是有意义的。 在信中,他对列宁说道:“共 产主 义道路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我们谁都不知道前面所走的是不是一条康庄大道,那么进行部分探索,积累一部分经验,也是有意义的……在俄国,可能不具备这样的实验条件,但是在芬兰特别行 政区,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就算不成功,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大,正所谓船小好调头……如果万一成功了呢?我想这对探索共 产主 义道路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在信的最末尾,李晓峰出了喊了几句口号和空洞鼓舞人心的话之后,特别提了一点儿:“在经济建设,尤其是社会主 义经济理论方面,布哈林同志超越了我们的绝大部分同志,如果不迎头赶上,我们将被越甩越远……” 似乎这句话有画蛇添足和莫名其妙的嫌疑,但是列宁立刻就知道了李晓峰真实的意图。某仙人无非是在提醒他,搞经济、尤其是经济理论模型方面,托派可是比列宁派更擅长,在这个方面托派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现在看来这种优势不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俄国革命胜利之后,在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的阶段,威力就很大了! 列宁自然不希望被托洛茨基追上或者甩开,可一时半会儿,列宁派当中又实在找不到这方面的人才,斯维尔德洛夫和斯 大林虽然很不错,但他们更善于处理实际工作,搞理论尤其是搞经济理论并不在行,后面的鲁祖塔克也是差不多一个类型的人才。 总体而言,列宁派这边偏实干,偏于处理实际工作,擅长搞斗争。理论研究方面,也偏于共 产主 义理论意 识 形 态和宏观方面。 而托派那边则有些不一样,实干型的人才比列宁派少,但是学者型的人才更多一点儿。在搞外交、搞经济方面,尤其是理论方面,他们有天然的优势。当然,缺点也明显,书生的酸腐气多了一些,在关键的时刻总有点放不开手脚和妇人之仁的感觉。 现在,李晓峰说要搞经济理论的探索,而且还圈定了一块试验田,哪怕他的一些提法有点惊世骇俗。但列宁还就吃这一套,能够发自公心从长远打算的干部,导师大人还是很欣赏的。 不过这也不代表列宁立刻就会同意,实际上这个问题相当的敏感,全世界现在都盯着俄国,都盯着布尔什维克,而且布尔什维克之前一直在说天下为公。不管怎么看,实行公有制,一步到位的建设社会主 义是必然的选择。 而现在,看李晓峰的意思,竟然要开倒车。不说居心什么,光是这个提法都犯忌讳,很容易被误解,很容易被攻击。尤其是眼下这个当口,托派正费尽心机的想要找回场子。某人在信里写的这些要是曝光了,妥妥的又是一阵血雨腥风。 思来想去,列宁决定先冷处理这份来信,首先说这些太早,其次也不是时候。当然,列宁也知道某人有点二,如果不给他一个交代,说不定那厮又要先斩后奏。 所以,导师大人做出了两个决定。第一,保持芬兰特别行 政区的现状不变,不在那里全面实行公有化,让某仙人魂牵梦绕的几家企业得以保全。第二,写了一封回信,表扬了某人积极探索的精神。但同时予以严厉地警告,就差没指着鼻子说:“你小子给老子消停一会儿,最近不许没事找事!” 对于列宁的决定,李晓峰能够理解,实际上他写信的目的不是立刻就要求做什么,而是一种试探。很显然,试探的结果并不坏……M.Xi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