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兵在1917

33 问题多


),但是操作性能相当差的飞机。

    反正李晓峰是不喜欢伊-16上舰的,本来舰载机对飞行品质要求很高,而且在航母上起飞降落都面临极高的风险,再给弄一个操作困难的波利卡波夫飞机,那画面真心是美得不能看了。

    李晓峰更倾向于重新设计一款真正的舰载战斗机,而不是捡空军的破烂,而且空军也没有破烂可捡,因为伊15和伊16发动机国产化还没有彻底搞定,而且产量有限,根本就轮不到海军惦记。

    李晓峰更想要的是一款基于法国12ycrs发动机设计的全金属单翼战斗机,“新的舰载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不得低于450公里每小时,机翼必须能够折叠,拥有良好的飞行品质……”

    说实话,当李晓峰说出他的要求是,包括苏霍伊在内的海军航空派脸色并不大太好,因为某人的要求太高了,比如第一条450公里的最大速度,这尼玛在1934年就不太容易实现,因为历史上1935年投产的伊-16-5型最大速度不过454公里每小时。而且某人对飞行品质尤其是战机的起降性要求非常高,这就进一步提高了难度。

    甚至连波利卡波夫都对这些要求大倒苦水,认为某人是存心难为他,不过最后老设计师还是接下了这一挑战,而让李晓峰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完成的新式舰载战斗机给了他一个惊喜。

    不过这是后话暂时不提,因为关于舰载战斗机的争论只是当时的一个话题而已。需要设计的新式舰载机还包括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在这两个方面争论依然很多,而且还牵扯到了军方以外的部门,比如说外 交人民委员会。

    代理外 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听闻到海军新式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招标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给了列宁建议:“完全可以从美国采购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据我所知,美国政府也有这方面的需求!”

    李维诺夫说的是实话吗?确实是,历史上1934年6月美国政府开始招标t4m鱼雷机的后继者,并最后于1936年选定道格拉斯的xtbd-1胜出,当年二月就下了114架的订单,而这也就是后来的破坏者鱼雷机(tbd-1)。

    不光是鱼雷机,美国政府在1934年11月也选中了诺斯罗普公司的俯冲轰炸机方案,在1935年xbt-1原型机交付海军试飞,1936年9月,bt-1进入海军服役,之后继续发展成了bt-2。当诺斯罗普公司并入道格拉斯公司之后,更名为sbd-1,这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无畏”。

    简而言之,在1934年度,美苏两国同时有了新式舰载机的需求,而且随着两国重新恢复外交关系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两国进行军事合作是可能的。甚至也是红军军方乐见其成的,毕竟美国的航空技术更发达,落后的苏联完全可以通过合作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不过李晓峰却不喜欢李维诺夫的建议,按照李维诺夫的说法,直接向美国采购竞争胜出的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就好了,可以拉近两国关系还可以解决海军的需求问题,而且投入还小。

    确实海军舰载机的需求比较小(暂时红海军只有两艘航母,另外两艘在改造中),满打满算也就是400架飞机的缺口。为了这四百架飞机大动干戈发展四个新机型开辟四条新生产线似乎很不经济,既然国外有更好更经济的选择,直接买就是了。

    可这么搞在李晓峰看来问题很大,苏联不可能永远不发展舰载机,不可能永远靠进口解决问题吧?早点积累经验总是好事吧?而且还必须看到,不光是海军舰载机缺少新式战斗机、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陆基的海军航空兵一样缺少这三个机种。稍微一算就知道飞机的缺口绝对不止400架,不客气的说翻个三倍都跟玩一样。难道这上千架飞机都要靠进口?有那么多外汇吗?

    不光是经济性的问题,实际上李晓峰也知道不管是tbd-1还是bt-1都是存在问题的。其中tbd-1速度太慢,爬升性更是糟糕,显得太笨。而bt-1俯冲轰炸机更是问题多多,其操纵性令人发指,连美国人都只采购了54架就下令研发bt-2了。既然如此,何必跳进这个坑里去呢?

    在李晓峰看来,苏联完全有能力发展自己的舰载机,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安德烈同志,你看问题太片面了,这已经不仅仅是个军事问题了,而是国际关系问题……”

    望着吧啦吧啦说个不停,而且还不给人插嘴机会的李维诺夫,对这个喜欢以强势作风干活的外 交家,李晓峰很不满意,他毫不犹豫地打断了李维诺夫的强势:

    “国家关系不是卖国关系,我国的外汇资源是宝贵的,只能用在那些国家极度缺乏不能自研的项目上,而海军舰载机项目完全可以立足于国内,这就是一个单纯得不能再单纯的军事问题,请你不要干扰军 委的正确决策!”

M.XiApe.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天兵在1917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