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熙宁志

第三百零九章:潘杨两家的恩怨纠葛


个泸州城街知巷闻不说,如今难道还要闹到渔州去?
  “寻子乃我杨家的家事,与旁人无忧,为何要知会渔州衙门?”
  谭震一时语塞,寻回私奔在外的逆子天经地义,渔州衙门的确无权过问,只是谭震的心中却隐隐有所感觉,此事只怕不会如杨岭心中所想的那般顺利。
  原本杨岭打算即刻出发,谭震却以山路难行不宜夜行为由,将出城的时辰向后推延了一夜。
  翌日清晨,泸州北门的城门刚刚打开,在数名跨坐马背之上的家丁跟在一辆马车之后,疾速向北奔驰,那浩荡的气势引得城门口往来的行人一阵匆忙的避让。
  有眼尖的路人认出了那是杨家的马队,不由得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看杨老爷如此行色匆匆,我八成猜是发现杨家小儿子的下落了。”
  “阁下言之有理。”另一人附和道,“虽然这半年来杨家从未消停过,只是杨老爷出泸州,这还是第一次。”
  便在此刻,又是一列车队沿着街道缓步行来,人群中一阵惊讶的低声议论。
  “这不是城西潘家的车队么?”
  “看来泸州城又得热闹一番了。”
  他们这些寻常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平淡如水,最喜欢的自然是看些不收银子的热闹了,去年秋日的潘杨大战,两方拉锯了半年,如今总算是快有个结果了,能够有剧情如此跌宕起伏的热闹供其娱乐,他们又如能够不兴奋?
  “泸州杨家是附近知名的商户,潘家则是文墨之家,两家素无来往,却又如何成了整个泸州的笑话?”
  “这位朋友是刚入城吧。”面对有人提出的疑惑,自然会有人做出详尽的解释,“此事若论起来,话可就长了。”
  公元九百六十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此后一扫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原,建立大宋王朝,是为太祖皇帝。
  因为连年征战,大宋建国之出,百废待兴,国力孱弱,而在此刻,北方辽国趁着宋国局势未稳频频扣关,归顺大宋的北汉旧将杨业率军在雁门关一带大破辽军,威震契丹,杨家更是以满门忠烈之名传扬大宋。
  雍熙三年,杨业率杨家军北伐,在陈家谷口力战而死,追赠太尉、中书令、大同军节度使。
  而此战之中,正是由于同为北宋名将的韩国公潘美指挥失当,才导致杨业深陷围困受俘而死。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潘杨两家也为此结下了仇怨。
  “沙场杀敌,本就生死无常,潘美指挥不利害死杨将军,也并非他所愿,况且他也受到了皇上的降责,杨家的心眼是否太过小了一些?”
  听了不知是谁提出的疑问,茶棚里的讲述之人只是淡淡一笑,“杨家满门忠烈,纵然心中有些怨恨,却也知道潘家忠君爱国,并未对其家族有什么过激的举动,而真正令两家交恶的,是此后发生的事。”m.XIape.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北宋熙宁志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