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643节



  在一边的炸猪血的王婆子:艾玛,平时不觉得啥,被老姐细说完,真感人呐。要是都能自动自觉的做到那种程度该多好。
  几位见多识广的嬷嬷却觉得,这就是真的。
  她们眼神暖暖的看向宋茯苓。
  为老夫人将来能有一位孝顺的孙媳而开心。
  想必回头和老夫人讲述,老夫人脑中会勾勒出被茯苓姑娘喂吃的一幕,会更盼着进门。
  更为少爷将来有这样温馨的岳家而开心。
  这份温馨,它不是书面上的,也不是外面那些人追求的好名声。
  它实实在在的出现在生活中,每日都会发生,怎就那么接地气。
  连她们这些府中老人,只想象少爷在这样的家庭里爽朗的笑,就心暖的不行,更不用说老夫人了。
  开饭了。
  马老太刚要伸出戴金戒指的手,示意嬷嬷们不分桌吃,嬷嬷们就笑呵呵的坐下了。
  她们觉得自己在外,代表着国公府。
  国公府待人,一向最大的礼貌就是客随主便,要依据主人家的习惯,让主人家感到舒适。
  “对,来了这里就要如此,我们家讲究团团圆圆。来,那个谁,富贵啊,给捞面条。”
  宋阿爷也笑呵呵的示意那二十多位师傅和随马队来的小厮们,“吃饱喝足。”
  吃饱喝足,是他们老宋家最真诚的待客之道。
  与此同时,将军府。
  柳夫人站在花谢长廊里,望向远处道:“嬷嬷,我以为男耕田女织布,是穷苦人家的不得已。可你看宋知县和他夫人,没有不得已,却也夫唱妇随。”
  老嬷嬷能看出柳夫人是羡慕了,心里一叹,嘴上回道:“是一景,是挺奇怪的。可是,夫人,听嬷嬷的,别想太多,这世间之所以被称为稀奇,就说明这样的人和事极少。”
  要知道,连那乡下泥腿子人家,庄户男人下田回到家都会摆老爷谱,哪有给做饭给扶下车的。
  更不用提,大多数稍稍富足的人家,就连那小户日子才有些盼头都会纳小。没有这只一位妻,连男娃也不生还待的如此好。只能说,那位宋夫人是福气极厚受老天眷顾。
  柳夫人笑了下:
  “恩,嬷嬷,我没有多想,只是觉得往后应多叫宋夫人来坐坐,让我也能多听听这些稀奇。原来这世间啊,还有另一种日子。”
  柳夫人不知宋夫人还敢骂宋大人呢,要是知晓,恐怕会更惊讶的不得了。
  马车上。
  钱佩英说宋福生:“出门前我就说,别拿两瓶辣椒酱,多磕碜,你非不听,膈应人。你看看人家给拿的啥,搞的我很没面子。”
  宋福生打个酒嗝顶嘴:“辣椒酱咋了,辣椒酱也是钱啊。”
  第七百八十章 突然好想你(一更)
  不是说辣椒酱不好,是显得不用心。
  要是军户区那面没有种植辣椒,咱拿出送礼,那绝对倍有面子,很有心意。
  眼下,军户区那面一种种一大片,柳将军又知晓这东西是出自你手了,你还登门拎着它,感觉像是随便拎两样就登门似的。
  钱佩英瞪一眼宋福生。
  你冲陆畔也不能那么抠呀。
  宋福生:来前也不知道有陆畔的事呀。
  “不用你跟我犟嘴,你瞅瞅吧,看看柳家给回的啥。很明显,人家回礼,这里就有陆畔的面子。要不然就冲你六品官,人家至于吗。”
  钱佩英从身后取过两个木盒。
  盒子才打开,宋福生就坐直身体,看一眼人参,看一眼媳妇。
  这人参都成人型了,胳膊是胳膊,腿是腿的,得值多少银钱,还是两根。
  “说没说是多少年份的。”
  “哪能说那个?显得多没有派头,就让拿回家给老人吃。”
  宋福生这才明白媳妇为啥觉得丢面子。
  人参好到一种程度,它到哪里都通用,会有市无价。这样的回礼很重。
  不过,他一边稀罕的拿起人参闻了闻,一边安慰媳妇道:“没事儿,守着长白山,这里有好人参并不稀奇,大山里海了去。他家会有许多。”
  估计连很多小将领小头头家里都有这种这东西。
  巡山的时候,那就挖呗。m.xiApe.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