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官道之平步青云

第114节


山市市委书记周博海的提前退休,上头可是花费了不少的代价,也是煞费苦心了。
  这次风波,表面上看起来,是以郭旭峰的败走告终,杨卫国在东屏的权威更甚,但事实上,也是因为如此,引得了省里不少领导的不满和忌惮。这其中上头经过了如何的博弈和平衡,林辰暮不得而知,不过却也知道,杨卫国的离开,似乎早在孙琳惠和潘江祥被抓时,就已经注定了。难怪当时林辰暮兴奋不已地将消息告知杨卫国的时候,杨卫国的表情,却不见得有多么轻松高兴,或许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会有这么一个结局。
  眼看就要离开扎根三年的东屏,要说不伤感,那是不可能的。杨卫国现在所能做的,也就是在离开之前,尽量替林辰暮打造一些班底。不过,如杨卫国所说的那样,提拔重用几个人,对他来说并不困难,难就难在,这些人身上一旦打上他杨卫国的标签,以后新的领导来了,会如何对待,那就真不好说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然,既然是胜利者,杨卫国的下一步的安排也不错,临近的西陉省省会城市武溪市市委书记,提为副省级也只是咫尺之间。
  令林辰暮有些纠结的是,杨卫国说完自己要离开的消息后,沉默了半晌,好久又吐出几个字来:“愿不愿意跟我去武溪?”
  林辰暮愣住,半晌说不出话来。
  去不去武溪,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平心而论,林辰暮从小跟着母亲颠簸流离,就华川待的时间长,下意识的,也就将这里视作了自己的故乡。但事实上,他也知道,为官者,向来就是居无定所的,服从上级的安排和工作需要,可能这些年你在这里扎根,过些年又去了相隔千里的地方。不论在哪里,只要尽心尽力,无愧于心,就行了。
  而杨卫国这次去武溪,却并不只是升迁那么简单。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武溪的状况,比之东屏来说,更是有之过而无不及。杨卫国只身前往,势必和当地的大小势力发生激烈的碰撞。或许杨卫国身后的势力,也希望他如同在东屏一般,很快能够在武溪打开局面,使得他们在西陉的话语权得到增强,以便他们将触角,也深入到西陉的势力范围内,增强话语权。
  可这青基会的工作才刚刚展开,前两天孙庆海还和自己谈过,似乎农村小额信贷的事情,在国家发改委和各部委的关注和努力下,已经开始进行了调整,并预计在国内几个省市先行试点,华川就是其中一个。这个关键时候,自己一走了之,这些工作又该怎么办?而自己好不容易引进和提拔的人员,又该怎么办?
  想到这些,林辰暮就有些犹豫了。这似乎让杨卫国微微有些失望,意兴索然了不少,一顿饭吃到最后,甚至渐渐有些冷场了,就连叽叽喳喳的杨可欣,似乎也感到了那压抑的感觉,两只大眼睛眨巴眨巴的,不时看看杨卫国,又看看林辰暮,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会客室的门“咔哒”一响,林辰暮条件反射似的马上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站得笔直,脸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不过两只手却不由得攥地紧紧的,心里也是直打鼓。倘若不是身处在省委大楼里,他还真不敢相信,省委陈书记,居然会要见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科(享受副处级待遇)的干部。
  门被推开,紧接着,一个梳着大背头,戴着眼镜,儒雅大气的男子就从门外走了进来,年岁看起来约莫也在花甲之年,不过满头的黑发,看起来精神抖擞,魅力十足,似乎比电视里看到的,还要更有几分气势。
  一看到执华川牛耳的人物,林辰暮原本逐渐平复的心却又激烈地跳动起来,脸上的表情他自己看不到,不过想也能想出,一定有几分怪异。
  “坐。”陈耀坐在沙发上,就笑着摆摆手,示意林辰暮坐,那淡定的风度和隐隐的威严,却让林辰暮陡然间,生出一种仰视的感觉来。就宛若那是一座高大巍峨的大山,大气都不敢出。
  “你就是林辰暮?”陈耀眼里闪过一道异彩,又笑眯眯地看着林辰暮说道:“以前就听说你很年青,却想不到,比我预想的还要更年青,呵呵,真是后生可畏啊。”
  “陈书记过奖了。”林辰暮就有些诚惶诚恐地说道。既不敢表现地太过于坦然,更不敢说些什么谦虚的话。如果你自己都说自己不行的话,那又会如何让领导相信自己的能力?虽然到了现在,林辰暮都还不清楚,眼前这个日理万机的省委书记,怎么会要召见自己?是一时兴起,还是别有深意?
  陈耀就笑了笑,就扬了扬手里的一份资料,说道:“如果不是这份资料,我还不知道,咱们华川也有你这样的人才。都说团省委藏龙卧虎,是年轻干部的摇篮,我看就不错嘛,世界总归是属于你们的。看来小孙在人事安排上,还是很有想法的嘛。”
  林辰暮这才注意到,陈耀手里拿着的是一份内参,不过他有些惊疑,貌似自己并没有写过什么能上内参的东西啊?就不知道陈书记所说的,究竟是什么,就只能微微点了点头。
  “别的地方也成立了不少的青基会,不过除了例行的那些事情之外,我看也没有什么出彩的。”陈耀就接着说道:“我看你,就对青基会的运作,提出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说说看,你究竟是怎么想的?”m.xIapE.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官道之平步青云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