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门继母养儿

第19节


道旁边出现了一个小书摊,号称在卖科考必备的东西,《科考宝典》。

    有些人好奇,就打开看了一下。这一看,就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这书中所写的,正是他们急切想知道的东西。以往问别人这些问题,别人大多敝帚自珍,这本书则不然。

    众人看了这本书,没参加过科举的,觉的里面说的都很有道理,参加过科举的,更是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要是早能看到这本书,他们能避开多少误区?早就高中了也有可能。

    书不算贵,也不算便宜,一两银子一本,有钱人家眼睛都不眨,就买了几十本,准备进京送给亲戚朋友看。

    没钱的人,在傅折桂的建议下,几个人合买一本,也没关系。去京城要走将近一个月,他们轮着看,也有大把的时间把这本书看透。

    这本书做成正常书的一半大小,正适合路上看,卖家真是有心。

    这些人翻倒书的最后,发现了“苦寒老人”的号,纷纷对他敬仰有加。这种无私无畏的人,正是他们的楷模。

    大家出门都会选在上午,下午,官道上就没什么人了,傅折桂将书摊一收,回家吃饭。

    “怎么样,妹妹?”傅登科本来也该今天启程的,但为了督促印书的事情,他在书局忙了一上午,也刚回家。

    傅折桂抓起银袋子的底部,兜头一倒,闪亮的银子混着铜钱咕噜噜的滚了一大推,发出喜人的“叮叮”声。

    “这么多。”傅登科傻了。这些钱,大多都是银子,其中还有几锭大元宝,初步估计,也有上百两,他何时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外面,闻讯赶来的傅老秀才跟周氏也被银子晃的眼花,有点难以置信的感觉。

    尤其是傅老秀才,他摸着那些银子竟然有种空度半生的感觉。原来,他这么有钱,他一直都不知道。

    周氏更是喜极而泣,有了钱,终于可以给傅老秀才买人参养病了!

    第二十六章

    这些钱该怎么花?

    “大哥,你晚走几天,再多赚一点,我用这些钱给你买匹马,你也好赶路。”傅折桂道。

    傅登科木然的点点头。谁能想到,前几天他还在为路费发愁,现在就要有自己的马了!

    “娘,这些钱你先拿去给爹买人参治病。还有,给家里添一点东西。”傅折桂分出三十两银子给周氏。

    “好,好。”周氏除了说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书局那边还要再定一批书。”傅折桂又道。

    “你决定。”傅家人异口同声。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每天上午,傅折桂去卖书,下午,帮傅登科准备东西。

    这本《考试宝典》的书稿,傅折桂希望傅登科能带上。到了京城,应该距离科考还有一段时间,傅登科可以在京城找一家书局刊印售卖它。

    如果傅登科不想费神,他还可以直接把这本书的书稿以协议的方式租给书局,书局自然会拿去印刷贩卖。

    还有就是马,傅折桂跟傅登科一起去马市,挑了一匹白马,傅登科十分喜欢。

    衣服什么的都不用傅折桂准备,倒是这吃的,傅登科就算有马,也难免遇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这时,既能填饱肚子,又美味的食物就成了必备的东西。

    傅折桂想了一晚上,还真想起来一种能带在路上吃一个月的食物。

    山东煎饼,相传是诸葛亮为了行军方便发明的美食,用五谷杂粮制作而成,既好吃又有营养,还能长时间保存,现在天气冷,足够傅登科吃到京城了。

    说干就干,傅折桂先去铁匠铺买了一块比较平的圆铁,在底下拿石头搭成灶,就是现成的鏊子。

    看看家里有什么杂粮,将这些杂粮加上小麦、地瓜干混在一起,用石磨磨成粉浆,再找一个篪子,弄一个油褡子就可以开始摊煎饼了。

    开始,她掌握不好火候跟煎饼的薄厚程度,摊出来的煎饼不是糊了,就是太厚,慢慢的,她开始掌握其中的诀窍。

    火一定要稳定,最好用炭火,面糊放在鏊子上以后,要快速的摊开,最好不要超过二十秒。

    摊好的煎饼,折成长方形放在一边晾凉。因为摊M.xiAPE.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农门继母养儿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