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篡权君王偏要强求

篡权君王偏要强求 第45节


亲、生养都是喜事。咱们家这两年,不高兴的事情太多了,先是先帝崩逝后咱们家就衰微了,祖父又走得这么黯淡,从前踏破门槛的人,如今都对咱们不闻不问了。或者这就是世态炎凉吧。不过俗话说风水轮流转,依我看,从你出阁、生子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咱们家肯定要转个运势,从此后都是高兴的事情了。”

    沈书露听着沈书云如是说,第一次真真正正理解了为何祖父生前这般器重长姐,若不是生了个女儿身,她的能为与气度,绝对不会局限在后院闺阁之中。

    “都说量大福大,我从前不信。今日看到长姐,才明白了祖父为何不待见我,要偏疼你。”

    沈书露擦擦眼泪,也用满是温情的眼神投向沈书云:“长姐,莫要怪我与萧郎私相授受,我鬼迷心窍也应了现世报。以长姐的气量和胸襟,必然有一份贵不可言的前程。”

    沈书云听了,心里是苍凉和无奈的,蓟州举事,甚至整个京城的未来,都充满了不可知的风险,只有山雨欲来风满楼,哪里有什么贵不可言的前程。反倒是临安,不是什么战略要冲,又富裕繁华,沈书露一去倒可以远离京城这是非之地。

    但此刻她是来安慰即将远嫁的沈书露的,不能流露出担忧的神情,于是便依旧微笑着点点头,道:“好,咱们今天说的,未来都会成真。”

    ·

    沈书露次日就登上马车,在沈雷的护送下往临安去了。这门亲事低调得像是偷偷摸摸见不得人,本来应该成为京城人议论的笑柄,但在叛军起义的大事之下,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了。

    现在,整个四海九州关切的,只有战争这一件事。

    然而,蓟州的叛军,远远比京中贵胄们想象得要彪悍凶猛。

    为了师出有名,安王将起义军取名为“平允军”,意为“公平允正”之意。

    安王府的幕僚中不知道是哪个文采飞扬的儒生,像是与洪承恩那篇洋洋洒洒的讨安檄文做了个对子一般,也写了一篇“清君侧”的诏书,名为《清君广诏》,因为写得辞采斐然器宇轩昂,居然在京中被人私下里传阅起来。

    在这篇文中,安王把起义的矛头对准新帝身边的能臣,点名了洪承恩和李泰齐等人,称“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谁不清楚,笔杆子所写的不过是安王争权夺势的幌子而已。但究竟是什么人,能有这等才力写出这样的文章,却成了朝中文臣们讨论的话题。

    沈书云坐在闺中,拿到沈雷私下誊抄给她的《清君广诏》,静默地阅读起来。

    这篇诏告书,写得逻辑缜密又明若烟霞,可以称得上是星斗文章,不得不说把洪承恩那篇吵吵嚷嚷毫无条理,只有谩骂的檄文比了下去。

    沈书云读到文中有些文笔雄浑、慷慨傲然的行文,隐约体会到了一种熟悉的气质,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朱霁那副自负倨傲的神情。

    “这文章写得是不错,造个反也要这般气贯长虹,不知道前情,简直还真以为是什么正义之师呢。”

    沈书云把《清君广诏》放在一边,大概猜测到了这篇文章是谁捉笔,于是忍不住对沈雷调侃。

    沈雷听不出来沈书云是在调笑远在北方的朱霁,只是皱着眉头,道:“也就是你还有心思在这里开玩笑。京中的贵胄高官,现在都乱了阵脚了。你在闺中不知道,我每日在衙门画卯,可是听得一清二楚。”

    “大哥哥说乱了阵脚是什么意思?”沈书云好奇地问。

    沈雷将《清君广诏》折起来揣到了衣襟里,虽然这文章正在京中四处流传,但到底是反贼之言,所以还是要谨慎地收好。

    沈雷对沈书云说:“我算是看明白了,从前还以为所有的官宦,都能像祖父一般对国家尽忠职守。原来,出了乱子,才知道这些人,大多都是蝇营狗苟,眼中只有利益权衡的墙头草。”

    沈雷看看周围没人,低声凑过来对沈书云说:“叛军打得一拳开,这些酒囊饭袋就慌了。不少人还上书圣人,要求投降绥靖,要与安王签订盟约,将通州、青州都割让给他,并承诺永不削藩。”

    “圣人是不会同意的。”沈书云脱口而出自己的推测。

    沈雷也点点头道:“是啊,但凡是个有些头脑的君主,都不会懦弱至此。不过就凭这般衰人,也没法齐心剿灭叛军,还不知道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

    沈雷告诉沈书云,从前天下太平,京中的高官最喜欢将子嗣往军中送,盖因为武将提拔,不需要经过科举,是一条晋升的捷径。

    沈霄此刻就正在军中历练,也是当初为了前途做打算。

m.XIaPE.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篡权君王偏要强求下章